县级供电企业创新管理规划研究及实践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县级供电企业创新管理规划研究及实践

2022-10-28 10:45: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得到初步建立,本文通过针对性分析县级供电企业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应的创新管理规划研究并实践,促进县级供电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县级 供电企业 现状 管理规划

目前出台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中充分体现了引入竞争,打破垄断,控制成本,提高效益,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建立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当前,电力体制改革正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而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江西省电力公司在全国率先完成县级供电体制改革,将原来所有权、供电营业区交叉、政企不分的县级供电局改制为省电力公司全资或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与此同时,江西省电力公司在县级供电企业管理规划中,对电力企业运行规则、平台加设和工作流程等进行了统一要求,旨在进一步强化对县级供电企业的指导和监督,提高县级电企供电质量。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研究的进步,用户的电力需求不断增加,电力企业的业务发展空间持续扩充,同时供电负荷也在持续增加,为适应快速见长的电力需求,电力企业要保证各项业务顺利开展,其内部管理必然面临诸多考验。电力企业属于国营制企业,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其管理制度、业务水平和应变能力稍差,而且普遍缺乏创新动力。鉴于此,电力企业首先要明确战略发展规划,基于整体发展目标不断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提高管理规划的科学性,使企业不断适应时代要求。

1 电力企业管理规划现状

现阶段,本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初步确立,企业的管理规划尚处于初期形成时期,尤其是电力企业。电力企业尚未全面认知管理规划的意义和作用,只是把管理规划片面的等同于人力资源招聘填补计划,当作 “被动填补管理人员空缺”的手段。在实际应用中,只有一小部分企业能够独立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状况的科学的管理规划,多数企业相关管理理念缺失,以致对执行环节产生错误的导向作用。总体而言,管理规划在我国企业中的普及尚缺少实施基础,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 电力企业管理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我国电力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各企业纷纷加强了管理规划工作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来说,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管理规划机制有待完善

在机制建设方面,电力企业的管理规划尚有不妥之处。比如关于数量、质量的规划多为短期行为,而中长期计划鲜少涉及;在实际操作中,管理规划与内外部环境无法真正融合;人员配置方式守旧落后,人员结构的设计未充分考虑其流动性和梯次的构成。鉴于此,电力企业应该引进科学的管理办法,综合人、物、财等各类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并进行合理的供给和预测,使人尽其才、适才适所、人事相宜。

2.2 员工绩效考核难以落实到位

电力企业作为人才密集型企业,其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人力资源规划中,绩效考核属于重要规划内容之一。电力企业开展绩效考评工作时必然面临重重考验,甚至会遭遇难以处理的“瓶颈”问题。现阶段,企业普遍未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绩效评定方案上敷衍行事,致使考核工作成了“走过场”;另一方面,为了“走过场”,企业制定的绩效考评指标也是做表面功夫,精细程度不够,比如制定的指标缺乏内涵,权重设置欠考虑等;再者,绩效评估机制尚未真正发挥作用,采取的激励措施或职位安排并未考虑职工利益与评估结果的关系,最终的效果可想而知。

2.3 薪酬激励机制不健全

第一,现阶段电力企业普遍实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这种薪资分配制度过于笼统,没有职务、技能、职称、贡献的区别,因而技能工资的职能作用不能通过薪资的多少真正体现出来,职工参与再教育的积极性大受影响;第二,奖金系数与岗位相联系,工作完成的好坏程度无法通过奖金的分配比例体现出来,而多半成为岗位工资,奖金的激励作用不明显;第三,易岗不易薪,岗位变动但薪酬基本不变,权、责、利的关系无法体现在薪酬分配上,因人定待遇与科学化的因事设岗相矛盾,使定岗失去意义。

3 电力企业管理规划创新

针对电力企业管理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性的加强县级供电企业管理规划创新。

3.1 建立组织机构,由点到面分布实施

在“五个统一”下:①成立以分管领导、总工程师为主管领导,各部门协同参与的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确定目标。②由易到难,由点到面,分布实施。

3.2 县级供电企业的特点与组织结构

电力企业的特点是产、供、销同时进行,企业经营的好坏,主要表现在售前、售中过程中的各项管理与服务方面。根据特点,售前必须拥有一个庞大的电力输送网络,即输、变、配电力网络。对应的调度、变电、修试、线路、配电、基建、物资供应等部门就是围绕这些开展工作的,占有企业的大部分资源。

这些是企业经营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基础设施,以最小的损失把电力销售出去,电费资金迅速地回收回来。用户供电和用电设施故障应及时恢复,保障电力不间断地供应,这才是企业存在与发展目标所在。因此,企业的机构划分为:营销体系、保障体系,提高企业规范化的管理和服务水准,关系这一体系运作的成功与否。

3.3 从人、机、料、法、环五方面创新管理规划

①对人的管理。企业是由人组成行政、党派、团体等组织机构,由人进行计划的制定、分解、执行、监督和考核工作,也就是说企业的运营及管理等一切行为都是通过人来进行的。在供电企业管理中,诸如人员的收支管理,干部管理、职工管理、党(团)组织、工会、协会、教育、保险等都是围绕人的共性和个性来进行的,因此通过对人的管理与培训加强人员管理。

②设备管理。设备是供电企业运作的基础部件。设备管理涉及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资源管理活动,它对企业各项事业的开展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针对这方面的管理,系统在设计上必须针对各类设备的特点予以统筹考虑,以满足企业对设备管理上的要求。

设备管理具有一定的非随机性和周期性。管理实践中周期性的工作较多。如果将所有使用和运行中的设备共性抽象出来,通过它可实现周期性工作计划的制定,这样我们就能把握大部分设备管理的主动权。随机工作计划主要是因设备故障、隐患、运行和人为等产生,主要表现在设备的消缺、设备故障处理、安全工具到周期、汽车运行里程等方面的管理。将这部分补充进来,企业对设备的管理就基本齐全。

③物资管理。物资储备与管理是支持电力活动的基础资源。电力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物资管理体系,以期为电力网络扩建和维护源源不断的提供物质保障。实际上,供电企业的办公用品、计算机耗材等的管理与电网扩建等方面的物资管理有共通之处,应该考虑将两者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物资管理系统之中统一管理。

④文档管理。电力活动中涉及的图纸、文档、资料的管理比较普遍,而文档资料的管理(比如标题、内容、作者、创作时间、关键词、适用领域等)也需要有统一的规范。这些文档资料可以是图片、文本,也可以是影像资料,虽然它们的存在方式不同,但是都提供浏览的功能。因此在文档管理时可以充分考虑其共性来进行规划设计。

⑤工程管理。供电企业有基建、技改、大修、技措、用户工程等分类,其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资金来源的渠道不同,但它们的过程基本是一致的。它们包含立项、招标、设计、施工、质检、竣工等中的全部或部分过程。由于它们的管理部门不同,在设计时应予以通盘考虑。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整个企业对工程管理的需求,同时也达到工程信息共享的目的。

4 电力企业管理规划实践总结

供电企业作为一个具有服务性质和盈利性质的经济体,其生产经营须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的实现。这两方面互为支撑,在管理实践中切忌将二者孤立对待。

价格和服务是体现社会效益的两个突出的方面。电力企业有义务在不影响企业盈利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优惠项目,而且作为服务行业必须不断改善服务质量,积极应用科学手段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同时加强管理,合理控制人员、物料等方面的成本消耗,提高管理规划的实效性。

此外,供电企业应该着力畅通信息公布渠道,提高内部运作的透明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旨在增进企业与员工、用户之间的交流,努力维系和谐的内外部关系。在参与市场竞争方面,可通过科学的管理规划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行电价优惠项目,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知名度;充分运用技术手段构筑信息反馈渠道,随时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资料,同时准确获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迅速解决服务问题,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王亮.浅析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

[2]石军.基于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

[3]赵雪雯.试探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2(01).


推荐访问:县级 供电企业 实践 规划 创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