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病人介入术后护理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肝癌病人介入术后护理

2022-10-27 18:3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同时,许多及病人相伴出现,肝癌是目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消化道系统疾病,对人的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很多危害,目前我们队肝癌的治疗方式 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本文主要讲述肝癌的介入治疗,增加人们对肝癌介入术的了解,提高介入术后的护理质量。方法,本文主要介绍肝癌介入术后的术前术后护理,用以提高人们对肝癌介入术后的相关护理,提高病人术后的恢复,协助病人战胜疾病。结果,护理人员的临床技能得意提高,促进了疾病的恢复,帮助病人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形成了一个较好的良性循环。结论,肝癌其实并不可怕,只要病人有良好的心态,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通过手术等方式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预后效果。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1-0403-02

1.概述: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为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排列第3位,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中国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经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世界各地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肝介入治疗是中晚期肝癌患者非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可以明显延长那些不能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的生存期。但由于介入术所用化疗和栓塞药物也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因此术后的护理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

2.病因和发病机制,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肯定,估计与很多相关综合因素集合有关联。主要因素大概有:

2.1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肝癌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有慢性肝炎病史,而且肝癌高发区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发的地区。而肝癌患者血清中HBsAg肝炎标准的阳性率可达90%以上。

2.2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者占50%-90%以上。

2.3黄曲霉素以及饮用水的污染也可能是肝癌发病的重要诱因。其他化学物质如亚硝酸类,有机磷农药等也可能与肝癌的发病有关系。

3.自然病程,早期亚临床期 (影像诊断困难)约10个月,亚临床期(可提出诊断)约8-9个月,中期(可明确诊断)约4个月,晚期约2个月。

4.TACE理论基础:药物途径药物→导管→肝动脉(100%) →肝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左心室→ 左心房→ 主动脉 肾、肝(10%)和其他部位。

5.适应症以与禁忌症。

5.1适应症,不能手术,术后复发,术后预防和第二期手术切除术。

5.2禁忌症,肝肾功能严重障碍,严重黄疸,大量腹水,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不正常等。

6.TACE的特点,浓度正相关,肝组织是其他器官的100-400倍;瘤区高于正常肝组织5-20倍栓塞。毒副作用低:其他器官药物浓度低,肝脏已降解部分化疗药。

7.主要护理措施。。

7.1心理护理由于肝癌是一种严重危及人们健康甚至危害生命的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思想顾虑较多,压力较大,对治疗可能没有信心,加上对TACE可能缺乏更多的了解,更增加了忧虑与恐惧,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帮助他们认识疾病,讲解TACE的目的、意义与优点。介绍手术过程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减轻甚至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情绪稳定地去接受治疗。

7.2术前患者准备常规检查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做好碘过敏试验,术前1d双侧腹股沟备皮,术前4h禁食,并且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

7.3术前药品准备准备好术中所需的超液态碘油、阿霉素、利多卡因、肝素、明胶海绵、造影剂安其格纳芬等。

7.4术后护理。

7.4.1一般护理在术前的心理护理基础上,术后加强病房巡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若发现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师,以便及时对症处理。

7.4.2穿刺部位护理患者卧床24h,嘱患者穿刺侧(一般为右侧)肢体制动24h,穿刺部位用沙袋加压压迫6h,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出、出血或血肿形成,另外,还要观察术侧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情况。

7.4.3静脉补液鼓励患者多喝水,以促进造影剂排泄,减轻对肾脏的损害。观察尿量及颜色,每日尿量应保持在2000mL以上,如出现少尿或无尿情况,应及时处理。

8.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护理。

8.1腹痛术后疼痛多系栓塞剂引起肝脏癌肿部位缺血坏死,邻近肝组织水肿,体积增大,包膜紧张所致。术后当日及术后第l天较明显,一般3~5d后症状缓解。可根据患者对疼痛耐受力和敏感程度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分散其疼痛注意力,并教会其放松技术,向患者说明疼痛原因及缓解时间,使其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对疼痛明显者应遵医嘱给予止痛剂以对症处理。

8.2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引起,应注意观察呕吐物的颜色、量及呕吐次数等。嘱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引起咳嗽和窒息。

8.3发热一般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在4~24h内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9.9℃之间,可持续l周,发热一般为肿瘤坏死、吸收及正常细胞受损所致。体温如果不超过38.5℃,且患者能耐受,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嘱其多饮水,因为发热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体温超过39.0℃,可给予物理降温、输液或药物降温。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必要时遵医嘱用抗生素。

8.4肝功能损害的护理介入术后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以转氨酶、胆红素升高为主要表现,应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转氨酶及胆红素升高的原因,消除不良心理,并告知要注意休息,同时观察患者的皮肤、巩膜有无黄染,定期进行肝功能及电解质监测。

8.5过敏反应的护理由于个体差异及使用超液态碘油时,均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因此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并做碘过敏试验。

9.健康指导。

9.1生活指导 保持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和劳累,以减少肝糖原分解,减少乳酸和血氨的产生。按医嘱服药,忌服损肝药物。

9.2疾病知识指导 为病人和家属介绍肝癌的有关知识和并发症的预防和识别,以便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就诊,以预防肝癌发生和早期诊治肝癌。

9.3心理指导 指导病人保持乐观情绪,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有条件者可参加社会性抗癌组织活动,增强精神支持,以提高机体抗癌功能。


推荐访问:肝癌 术后 介入 病人 护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