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地方

2022-10-27 16:40:04 来源:网友投稿

北京:优质高中录取向乡村校倾斜

北京市教委日前表示:《北京市支持乡村学校发展若干意见》在新学年将全面实施。从今年起,北京中考市级统筹招生项目将增加边远山区乡村学校招生计划,为乡村学校考生提供更多接受优质高中学校就读机会。2016至2017学年,边远山区乡村学校中考成绩超过530分的学生和50%的中考成绩在500至529分的学生,均有机会进入优质高中学校就读。同时,北京市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招生计划也将向乡村学校倾斜。在各学校具有报考资格人数平均比例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乡村学校贯通培养项目的招生计划。除从源头扩大乡村学校学生就读优质高中数量外,乡村学校在教师培训、周转房、聘请外教等方面也将获得市级财政支持。

河南:新高考改革取消文理分科

8月23日,河南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河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其重点是健全多元评价机制,取消文理分科,增加考生选择权。改革后的高校录取标准将采用“两依据、一参考”的新模式。“ 两依据”是指学生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是指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参考条件。改革后的高考科目只有语文、数学、英语3科。学业水平考试则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考试,选考科目是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自主选择3科,考试成绩将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加同一科目的两次合格性考试、一次选考科目考试。

陕西: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一人一档案

陕西省政府日前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表示将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基础信息库,健全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有效遏制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事件的发生。该意见提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要建立本辖区农村留守儿童基础信息库,一人一档案,为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基础信息。要通过上门家访、驻村干部探访等工作方式,对重点对象进行核查,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照料。要创造条件为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提供便利。对父母或受委托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村(居)民委员会要协同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及时予以纠正。

福建:考级证书不作为招生及学生编班依据

《福建省义务教育条例》近日颁布,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学校不得采取考试或变相考试的方式选拔招收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书作为招生入学和学生编班的依据。《条例》严令禁止“补课”“培训”等额外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行为。《条例》规定:教师不得对学生体罚、变相体罚或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从事有偿补课活动,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有偿补课活动。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将考试成绩或者升学情况作为考评学校、教师的唯一依据。

云南:乡村教师补助不吃“大锅饭”

云南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日前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全面落实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不断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85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全面实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差别化政策,重点向教学点、村小和条件艰苦地区倾斜。通知要求:要在年内实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差别化政策全覆盖。各地要根据乡村学校的艰苦、边远程度等因素,合理划分补助的档次及标准,重点向教学点、村小和条件艰苦地区倾斜,不吃“大锅饭”,不搞平均主义。差别化政策实施的范围、对象、档次及标准等具体办法,由各州、市、县、区自行确定,最低补助标准不低于每人每月500元。

广西:中小学生校内劳动每天不少于半小时

广西近日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三至九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普通高中阶段严格落实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各地各校可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民族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相关课程。意见要求:要保障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劳动一小时。校内劳动平均每天不少于半小时(含劳动教育课时)。校园保洁原则上由学校组织学生完成,做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家庭劳动平均每天不少于半小时。小学低年级学生家庭劳动以整理内务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中学生以整理、煮饭、炒菜、洗碗、洗衣等日常家务劳动为主。


推荐访问:地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