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现双赢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现双赢

2022-10-23 14:55:05 来源:网友投稿

学习和现场实做计划落实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

二、校内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校内建有7个实训室,即建筑材料实习实训室、工程测量实习实训室、土工实习实训室、 工程地质实习实训室、水利工程制图实习实训室、工程项目管理实习实训室和水利工程仿真实习实训室;一个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实习实训场。

1.按照“校内实习实训场地工地化”的标准,与内蒙古黄河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辽河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设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实习实训场。

实习实训场建成后可开出施工放样、坝工钢筋工艺、坝工模板工艺、工程爆破、水工混凝土施工、水工混凝土质量检测6个实习实训项目。在实习实训场,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土坝、水闸施工等仿真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以上项目的施工技术及操作技能、掌握施工规范、明确安全操作规程。实习实训课全部由“双师”素质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任课,实习实训课开出率达100%,在满足教学的同时,面向社会服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2.按照“企业依托学校、学校服务企业、共同服务学生”的模式, 建立工程项目管理实习实训室

该实习实训室主要配备项目管理软件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实行开放式管理,能运用计算机熟练进行CAD绘图,能够运用各种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概预算、工程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实习实训室除满足工程施工的教学要求外,同时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实现学校服务企业,使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学生接触实际工程,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按照“真实、综合、可动、可测”的标准,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仿真实习实训室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具有“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难度大、型式不重复”的特点,使现场实习出现许多“盲点”,看不到工程全部施工过程、地下轮廓、多种水流现象、各种工程型式,并且难以动手,无法达到高职教学的目的。水利水电工程仿真实习实训室的建设正是为了弥补工程现场“盲点”而建设的,和工程现场实习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该中心有各种类型的水利枢纽、拦河闸、渠系建筑等水工建筑物模型,可开出水利枢纽建筑物布置、建筑物运行管理、渗流观测、泄流能力观测、水力发电、水闸运行管理等实习实训项目。

三、校外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校外建有红领巾水库灌区测绘实习实训基地、包头磴口扬水站灌区实习实训基地(水泵及泵站)、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实习实训基地(大型自流式引水枢纽)、巴彦淖尔市永济渠第一分水枢纽(开敞式水闸)、包头昆都仑水库实习实训基地(土石坝枢纽)、美岱召水库实习实训基地(面板堆石坝)、万家沟水库实习实训基地(混凝土双曲拱坝)、清水河挡阳桥水库实习实训基地(浆砌石重力坝)等不同类型的实习实训基地,可满足学生认识实习、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的需要。

根据互利互惠、双向互动的原则,依托行业,联合企业,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与富凯龙水利水电集团、内蒙古黄河工程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订单培养单位建成22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其中以建设校企深度融合的紧密型校外教学环境——“厂中校”为目标,与富凯龙水利水电集团、内蒙古黄河工程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结合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经过调研并经专家论证,由学院提供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项目管理软件、电脑,企业提供工程项目、场地、大型机械设备、工程技术人员(兼职教师),分别在公司挂牌成立2个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实习实训基地”,将教学延伸到企业。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两门优质核心课程《水利工程测量》、《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现场教学和顶岗实习。让学生融入真实职业环境,同时满足专业教师进行科研和技术革新,以及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需要。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实习实训基地”设办公室、教学部和学生管理部,办公室主要负责每次实习实训的协调工作;教学部主要负责学生的教学组织、实施及管理等工作;学生管理部主要负责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的生活、管理。

通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和资源的长期共享;兼顾实习实训环节中企业、学院和学生三方利益,不断完善校企合作育人的长效运行机制,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实习实训基地”打造成学训结合的学生培养平台,师资培养、对外服务的实践性教学平台,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的平台,增强对社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能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实习实训基地运行状况见上表。

四、实训条件内涵建设

1.实习实训室(基地)管理

建立健全校内外实习实训室(基地)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保证安全、规范的实训条件。通过企业调研,建立实习实训管理制度,营造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企业文化,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与职业氛围,让学生按照未来专业岗位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评价制度,为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实习提供条件。与企业合作,实施校企定期联系制度,根据企业发展和需求修订学生实训计划、职工培训计划,不断改善实训环境。

2.实习实训过程管理

完善实习实训计划安排和组织,实习实训安全教育、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包括学生实习实训守则、实习实训指导检查制度、实习实训成绩考评办法等)和实习实训效果评价等制度,使实习实训规范、安全、有序的进行,实习实训效果不断提高。

3.指导教师队伍管理

完善实习实训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包括:实习实训教师守则、兼职教师职责、实习实训基地管理人员职责、实习实训指导总结制度等,提高指导教师业务水平,保证实训效果。

4.顶岗实习运行管理

按照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结合专业特点,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实施细则》。健全由学校专任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学生三方监控的“顶岗实习过程控制体系”,管理实施过程中强化顶岗前期准备(包括:学生、实习单位、家长签订的协议书,实习单位的接收函,顶岗前培训等)、顶岗实习过程监督(包括:学生实习日志或周志,学生与实习单位互动评价记录等)、实习单位兼职指导教师访谈记录、顶岗实习考核评价阶段的管理。实现教师评学、企业评学、学生评教制度,企业与学校共同督导的三方质量评价。规范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修订和实施,进行校外实习实训教学效果的检查和监督,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利用学院校企合作信息平台,实现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过程管理。同时由于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较为分散,实习过程中风险程度较高,学院给学生购买顶岗实习工伤保险,解除实习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后顾之忧,更有助于学生安心踏实实训实习,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推荐访问:共建 双赢 实习 校企 实训基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