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的“让座”及其他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公交车上的“让座”及其他

2022-10-22 12:50:03 来源:网友投稿

在城里,一个上下班的工薪族,一个普通市民,坐公交车,自然成了日常生活。我工作生活在一座三线小城,每天就是坐着公交车上下班的。公交车坐久了,就有了一些见闻与感慨。

譬如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不管是在大城还是小城,基本都能做到。不过在网络上,常看到这样一些新闻,如某地有青年未给老人让座,遭老人白眼辱骂,甚至有的老者,肝火甚旺,竟然动口带动手。某地有一女士下班坐公交车,一位老大爷强烈要求该女士让座,该女士上了一天班很累,又见这位大爷态度很不好,坐而不动,两人因此发生了口角,这位大爷虽年老但气盛,伸出拐棍打将过去,戳伤了女士的左眼,该女士捂着伤眼报了警,这位大爷伤人无理,结果赔偿女士500元。还有一则新闻说,在公交车上,一个人没有给另一个人让座,两个人吵了起来,一个说自己的年龄大,另一个说自己的年龄更大,最后吵到当着满车乘客的面,互看身份证,目的是比較年龄。

真正的善意从来都是发自内心的,让座也是如此。让座不是一种法律责任,而是一种美德的体现、道德的自律,让或不让,完全取决于坐着的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有年轻就一定会有衰老,年轻人给老人让座是美德,老人能体谅年轻人也是美德。相信,多数让座者,内心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得到一声“谢谢”,而是在用实际行动弘扬一种美德,是举手之劳的文明,是发自心底的善良。同时,接受让座者也应心存感恩,如一个善意的回应、一个感激的微笑都是对让座行为的肯定和致谢。同乘一趟公交车,作为年轻人,看着身边站着一位颤巍巍的老者,而坐得心安理得且视而不见者毕竟是少数,当然也不排除没有。不让座者,或许另有原因,比如身体不适等,为了出行方便,同乘一趟公交车,男女老幼,相互体谅,互相关爱,方为和谐。

坐公交让座,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一种本能。记得,有一次下班归家,人不甚多,落座走了一站后,上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我连忙起身让座,谁知老人微微一笑说:“你感觉我有那样老吗?快坐吧,我硬朗着呢!”我听后只好尴尬地坐了回去。然而,一路下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站在我身旁,我坐着老人站着,途经站点,上上下下的乘客,不时会投来异样的目光,好不自在。还有一次更尴尬,我看到一位孕妇上车,我忙起身让座,没有想到这女士竟然不是孕妇,只是长得比较有肉感罢了,虽说她当时没有多说什么,但我想她心里一定不会太好受,我一脸愧疚,满心羞愧,心里暗暗一遍又一遍向她解释,天知道,我真不是故意的。接下来,她一路时不时会低头看自己的肚子,脸上满是忧伤。

其实,一辆行驶的公交车就是一个流动的小社会,不同的时间段上车,会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故事,为了生活,为了工作,我们奔波在同一座城市,虽说不曾相知相识,但能在同一个时间段,乘坐在同一趟公交车上,也是一种缘分,且行且珍惜。


推荐访问:让座 公交车上 及其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