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芽长-处理芽长)/对照芽长×100%;抗性指数=抗性稗草EC50/敏感稗草EC50。
2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上海地区稻田无芒稗对丁草胺的抗性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无芒稗敏感样本对丁草胺的EC50值最低,仅为0.07 μg/mL。上海地区稻田无芒稗的EC50值在0.10~0.65 μg/mL之间,抗性指数在1.47~9.49之间。
从图2可以看出,抗性指数在4级以上的供试样本全部集中在浦东新区、奉贤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等区县,以上区县抗性指数在4级以上样本数量占该地区总样本数量的80.00%;其余区县,崇明县、嘉定区、宝山区等供试样本的抗性指数在147~3.96之间。整体看出,上海地区稻田无芒稗对丁草胺抗性相对较高的样本主要集中在上海东部、西部、南部各郊区。
3讨论
总体来讲,上海地区稻田无芒稗对丁草胺的抗药性处在较低水平。为了避免抗性水平的提高,合理地使用除草剂以及采用多样化的无芒稗防除措施对抑制无芒稗抗药性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治理抗性杂草应充分发挥农艺措施、生态调控的作用[7]。科学合理地使用除草剂,可以延缓杂草抗性的发生,延长除草剂的使用寿命[8]。近年来投入应用的防除稗草的药剂新品种很多,不管稻区稗草是否对除草剂产生抗药性,都应选择不同作用方式和代谢途径的除草剂进行合理轮换使用,除草剂的混用也是延缓和预防杂草产生抗药性的重要手段[9]。应该加强稗草对除草剂抗性监测,加强分析抗性无芒稗种群(数量和生物型)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无芒稗等稗属杂草种群对除草剂的抗性控制在低抗性水平阶段,尽量延长除草剂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韩庆莉,沈嘉祥. 杂草抗药性的形成、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19(5):556-561.
[2]彭学岗,金涛,张景远. 除草剂面临的挑战及草甘膦复配的意义[J]. 杂草科学,2013,31(1):5-9.
[3]张自常,李永丰,张彬,等. 稗属杂草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4,25(11):1.
[4]heap I M. The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herbicide resistant weeds[EB/OL]. [2015-04-02]. http://www.weedscience.org/Graphs/SOAGraph.aspx.
[5]刘兴林,孙涛,付声姣,等. 稻田稗草对酰胺类除草剂抗药性研究进展[J]. 浙江农业科学,2014(8):1224-1231.
[6]杨彩宏,冯莉,杨红梅,等. 稻田稗草对丁草胺和二氯喹啉酸抗药性的测定[J]. 农药,2011,50(8):606-607,610.
[7]高婷,王红春,石旭旭,等. 小麦秸秆还田及水层深度对水稻机械化插秧田主要杂草种群发生规律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14,30(1):53-57.
[8]张武. 抗药性杂草产生原因及治理策略[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5):52-54.
[9]师慧,冯蕾,刘蓝坤,等. 黑龙江省水田稻稗对丁草胺的敏感性[J]. 杂草科学,2013,31(4):21-24.
[10]韩庆莉,沈嘉祥. 杂草抗药性的形成、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19(5):556-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