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20篇)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文章内容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20篇)

2022-11-17 16:4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20篇)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开篇语:  从1953年1月我国成立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到今天,我国计算机科研人员已走过了近五十年艰苦奋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20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20篇)

篇一: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开篇语:

  从1953年1月我国成立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到今天,我国计算机科研人员已走过了近五十年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历程。从国外封锁条件下的仿制、跟踪、自主研制到改革开放形势下的与"狼"共舞,同台竞争,从面向国防建设、为两弹一星做贡献到面向市场为产业化提供技术源泉,科研工作者为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树立一个又一个永载史册的里程碑。

  一、华罗庚和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科研小组

  华罗庚教授是我国计算技术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开拓者之一。

  早在1947~1948年,华老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任访问研究员,和冯·诺依曼(J·VonNeunann)、哥尔德斯坦(H·H·Goldstime)等人交往甚密。华老在数学上的造诣和成就深受冯·诺依曼等的赞誉。当时,冯·诺依曼正在设计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冯让华老参观他的实验室,并经常和华老讨论有关的学术问题。这时,华罗庚教授的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回国后也要在中国开展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华罗庚教授1950年回国,1952年在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时,他从清华大学电机系物色了闵乃大、夏培肃和王传英三位科研人员在他任所长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任务就是要设计和研制中国自己的电子计算机。

  1956年春,由毛泽东主席提议,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国家制定了发展我国科学的12年远景规划,把开创我国的计算技术事业等项目列为四大紧急措施之一。华罗庚教授担任计算技术规划组组长。8月,成立了由华罗庚教授为主任的科学院计算所筹建委员会,并组织了计算机设计、程序设计和计算机方法专业训练班,并首次派出一批科技人员赴苏联实习和考察。

  同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我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二、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8-1964年)

  我国的计算机制造工业起步于五十年代中期。1957年下半年,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正式开始了计算机的研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和北京有线电厂(原738厂)共同承担。在那个独特的历史年代里,闵大可教授率队赴苏考察。根据(前)苏联提供的M-3机设计图纸经局部修改,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中科院计算所等单位完成了我国第一台小型电脑。1958年6月,该电子计算机安装调试,8月1日该机可以表演短程序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为纪念这个日子,该机定名为八一型数字电子计算机。后改名为103型计算机(即DJS-1型),共生产36台。103机,字长31位,内存容量为1024字节,当时运算速度只有每秒几十次,后来安装了自行研制的磁心存储器,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3000

  1

  次。

  作为建国10周年献礼,他们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脑104机。1958年5月我国开始了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4机)研制,以(前)苏联当时正在研制的БЭСМ-II计算机为蓝本,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帮助下,中科院计算所、四机部、七机部和部队的科研人员与738厂密切配合,于1959年国庆节前完成了研制任务。该机共有4200个电子管,4000个晶体二极管,由22个机柜组成,它的字长39位,每秒运行1万次,1959年建国十周年前夕通过试运算,共生产7台。至此,中国的大地上有了第一台自己的通用电子计算机,并且其主要技术指标均超过了当时日本计算机,与同期英国已开发的最快的计算机相比,也毫不逊色。

  103和104机都属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它们的相继推出,标志着我国初生的电脑事业蹒跚起步,并为我国解决了大量过去无法计算的经济和国防等领域的难题。填补了我国计算机技术的空白,是我国计算机工业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在研制104机同时,夏培肃院士领导的科研小组首次自行设计于1960年4月研制成功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该机字长32位,内存容量为1024字节,有加减乘除等16条指令,主要用于弹道计算。

  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119机研制成功,平均浮点运算速度每秒5万次,参加119机研制的科研人员约有250人,有十几个单位参与协作。

  我国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在原子弹(104机)和氢弹(119机)研制中发挥了作用。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政策,我国开始研制只能采取"全部采用国产器材,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的技术路线,119机花了五年才研制成功说明在当时条件下一切从头做起研制大型计算机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我国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研制的主要推动力是军事应用,民用计算机的需求还不很强烈。高技术往往首先在军事上得到应用,但高技术的普及推广和产业的形成要借助大量民用需求的拉动。这一点被世界各国高技术发展历史所证明,我国计算机产业发展历程也是如此。

  在这期间,1961年,由南京大学徐家福、北京大学杨芙清等人撰写的《程序设计》一书问世,这是一本我国早期有代表性的计算机高级语言通用教材。

  我国电子计算机研制起步比美国整整晚一代。当国际上致力于第二代计算机产品时(1959~1964年),我们正在研制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三、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研制(1965-1972年)

  我国在研制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的同时,已开始研制晶体管计算机。

  60年代到70年代末在我国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西方大国对我国实行封锁,中苏关系恶化,迫使我国的主要科研活动多以国防和军工产品的研制开发为主,三年自然灾害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几近崩溃的边缘,但是我国第一代计算机科研人员,以“自力更生”为指导方针,以军事应用为目标,以研制大、中、小型计算机为方向,在“从

  2

  零到一”的起点上实现了新的跨越。

  1965年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实际上从1958年起中科院计算所就开始酝酿启动。在国外禁运条件下要造晶体管计算机,必须先建立一个生产晶体管的半导体厂(109厂)。经过两年努力,109厂就提供了机器所需的全部晶体管(109乙机共用2万多支晶体管,3万多支二极管)。对109乙机加以改进,两年后又推出109丙机,为用户运行了15年,有效算题时间10万小时以上,在我国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用户誉为“功勋机”。我国工业部门在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研制与生产中已发挥重要作用。华北计算所先后研制成功108机、108乙机(DJS-6)、121机(DJS-21)和320机(DJS-6),并在738厂等五家工厂生产。

  1953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国防科大前身)成立,陈庚大将任院长。慈云桂被任命为海军工程系雷达教研室主任。1961年,慈云桂随中国计算机代表团赴英国参加计算机学术会议,走访了英国剑桥、曼彻斯特和牛津等著名大学。他敏锐地注意到国际上计算机发展的主流方向已是全晶体管化,当即给学院领导写信,建议停止正在设计中的电子管通用数字计算机,并马不停蹄地收集资料,构思体系结构和基本逻辑电路。经过几年的精心设计和辛勤劳动,于1964年末他们终于用国产半导体元器件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晶体管通用电子计算机:441B/I。1965年2月该机通过国家鉴定,连续运行268小时未发生任何故障,稳定性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1965年末又研制成功441B/II型机。使我国计算机顺利进入第二代,并为国防科技事业作出贡献。

  1966年1月,慈云桂率计算机代表团赴英国参观学习,访问了英国的计算机公司和国家物理实验室,以及牛津,剑桥等大学,历时8个多月,考察了几十台晶体管计算机。慈云桂又开始构思新的晶体管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软件系统。回国后正逢“文革”,他历尽磨难,但出“牛棚”的第二天便拖着病弱不堪的身体来到实验室指导大家设计。1970年初,441B/III型计算机问世,这是我国第一台具有分时操作系统和汇编语言、FORTRAN语言及标准程序库的计算机。

  441B系列机在天津电子仪器厂共生产了100余台,及时装备到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平均使用10年以上,是我国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主流系列机型之一。某基地的441B/III型机总运行时间达48000小时,出色地完成了许多重要任务。慈云桂他们研制的计算机因而以技术先进和稳定可靠著称。

  我国的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大部分是文化大革命前夕研制的,而那时国外在发展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2年),基本上已经晚了十年。我国第一、二代计算机的系统软件大多是自己开发,早期以前苏联的算子法为指导思想,1962年以后转到以ALGOL60为基础的编译技术,开发了BCY、BX119等有影响的编译系统。但总的来讲,我国从研制第一代计算机开始就有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

  四、第三代基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1973-80年代初)

  1.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过渡

  我国第三代计算机的研制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1965年,中国开始了第三代计算机

  3

  的研制工作。1969年为了支持石油勘探事业,北京大学承接了研制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的任务,称为150机。1973年年初,由北京大学、北京有线电厂和燃化部等有关单位共同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150机,该机字长数48位,每秒运算100万次,主内存130K。主要用于石油、地质、气象和军事部门。

  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DJS-130小型计算机,8月,第一台DJS-130机在北京无线电三厂试制成功,并通过鉴定。之后,131、132、135、140、152、153等共13个机型先后研制成功,近31个厂点生产,产量近千台。逐渐形成了我国第一种国产DJS-100系列机。“DJS”即“电子计算机”的汉语拼音首字母.与以往不同的是,DJS-100系列应用范围不再用于军事领域,而是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军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承担了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过程控制、数据采集、信息和事物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与此同时,以华北计算所为主要基地,组织全国57个单位联合进行DJS-200系列计算机设计,同时也设计开发DJS-180系列超级小型机。于1976年12月,由华北计算机技术研究所、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和西北工业大学联合设计,南丰机械厂试制出第一台DJS-183机,又先后研制出184、185、186和1804共5个机型。

  后来,我国又研制了655型(电子部32所)、151机(国防科大)、1001中型集成电路计算机和每秒可运算500万次的HDS—9机(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这标志着中国计算机行业已完成了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过渡。

  2.DJS-050机:我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揭开了中国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977年4月,安徽无线电厂、清华大学和四机部六所联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机。从此揭开了中国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同月,第四机械工业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主持召开了全国微型计算机专业会议,会议决定以Intel8080、Motorola6800两大芯片研制我国DJS-050和DJS-060两大系列微机产品。

  1979年,中国研制成功仿8080的4片微处理器和多片的6800微处理器,随后研制出单片的仿8080与6800微处理器,并以此为基础,研制出相应型号的微机DJS-050系列及060系列

  3.银河-Ⅰ亿次巨型机:我国第一台亿次计算机

  在计算机世界,如果我们把小型电子计算机比作地球的话,那么大型计算机就是太阳系,一台巨型机则是银河系了。这就是,我国第一台巨型电子计算机,叫做“银河”的原因了。

  1978年3月,科学的春天来临了。由邓小平同志亲自决断,研制亿次计算机的任务正式交给了国防科大的前身长沙工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慈教授被任命为技术总指挥和总设计师。

  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战,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慈云桂教授等电脑专家于1983年12月,研制成功“银河I号”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该机型共生产3台,分别安装

  4

  于石油、西部计算中心和高校计算机研究所。

  银河-Ⅰ亿次巨型计算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亿次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巨型机的空白,同时,银河巨型机的诞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能研制巨型机的国家之一。在我国计算机研究和制造领域中,银河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成功,为中国计算机工业写下了最为辉煌的一页,成为中国计算机工业的骄傲。银河-I巨型机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文革动乱时期与国外拉大的距离又缩小到7年左右(银河-I的参考机克雷-1于1976年推出)。

  4.记入史册的两件事

  70年代初,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计算机工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这一时期的两件事对我国计算机应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7301会议。根据周恩来总理关于广泛发展电子计算机应用的指示,1973年元月第四机械工业部在北京召开了"电子计算机首次专业会议"(即7301会议),总结了60年代我国计算机研制都是为特定工程任务(主要是国防)服务,不能形成批量生产的教训,决定放弃单纯追求提高运算速度的技术政策,确定了发展系列机的方针,提出联合研制小、中、大三个系列计算机的任务,以中小型机为主,着力普及和运用。

  7301会议在我国计算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确定了把发展系列机作为当前发展方向。会议结束后,四机部立即着手组织DJS-100系列和DJS-200系列计算机的研制工作。由于这次会议,直接导致了70年代中到80年代初我国计算机工业的初步形成。

  748工程。1974年8月,四机部召开了计算机工作会议,在会上四机部、一机部、中国科学院、新华社、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联合提出“关于研制汉字信息处理工程”的建议,命名为“748工程”,并通过国家计委批准立项。748工程,即汉字信息处理系统,整个工程包括:汉字通信、汉字情报检索和汉字精密照排。1974年被列入国家发展规划。

  748工程小组研制成功了精密型汉字印刷照排系统——方正系统和华光系统。这是在1979年7月27日,中国人首次利用自己研发的汉字照排系统输出了报纸样张,这意味着我国自行设计的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主体工程研制成功。1985年5月,激光照排Ⅱ型机通过国家级鉴定,成为我国第一个实用照排系统,获得1986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金牌、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项具有革命性的新技术被中国计算机界称为是“中国告别铅与火的技术革命”,748工程科研集体也被称之为“当代毕升”,其中计算机专家王选院士更是功不可沫。目前,国产照排系统占领我国报纸编辑排版市场的99%,并且出口海外。

  748工程小组同时也研制成功了微型机汉字操作系统、汉字数据库系统、汉字工具软件、汉字全文检索系统以及汉字输入、输出设备,形成了汉字信息处理产业。到今天,这一产业仍然是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史上最灿烂的一页。

  五、第四代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80年代中期至今)

  5

  1.中国微机产业的高速发展

  和国外一样,我国第四代计算机研制也是从微机开始的。这个时期已十改革开放几年后了,全国上下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改革开放的热潮也把正在重振雄风的中国电脑业,一下子推向了市场竞争的最前沿。虽然早在1977年,清华大学等单位就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微型电脑DJS050,但由于技术落后,微处理器(CPU)用31块集成电路拼装而成,一直没能大批生产。

  1980年初我国不少单位也开始采用Z80,X86和M6800芯片研制微机。1984年,国家计算机工业总局副局长王之,委派卢明等一批青年技术专家在原电子工业部六所、738厂、中国计算机服务公司的共同支持下开发出与IBMPC兼容的“长城0520CH”微型计算机。并由13家工厂生产,首次产量突破万台,标志着中国微型计算机事业从科研迈入了产业化的进程,是中国计算机产业跨入市场的第一步。这台电脑,不仅是我国第一台商品化个人电脑,而且还催生了一个新兴的电脑产业,中国微机产业的高速发展从此开始。

  王之、卢明等人率先“下海”组建长城电脑公司,批量生产长城0520CH,年产量很快超过万台,为普及电脑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今后的时间里,长城更是在我国的微机发展中起到了决定的作用,连续创下了多个第一。1987年,第一台国产的286微机——长城286正式推出;1988年,第一台国产386微机——长城386推出;1990年,长城486计算机问世。

  现今中国电脑业的龙头老大——联想也是在那个时期发展起来的。

  1984年,中国电脑的发源地,也组建了一家“中科院计算所公司”,这就是后来更名为“联想”的企业集团。“联想”领头人柳传志带领11名员工艰苦创业,从生产汉卡开始,继而转向研制高质量的个人电脑,步步紧跟着电脑更新换代的世界潮流——联想386、联想486,直到发展为奔腾系列的联想电脑产品。1995年5月6日这看似平常的一天,联想第100万台电脑下线;第二年,联想电脑击败了国外品牌机的竞争,稳居国内市场第一名。

  在长城、联想的带动下,神州大地涌现出一大批电脑制造企业,四通、方正、同创、实达、浪潮……,春潮涌动,百轲争流,成为带动中国电脑业发展的龙头。

  2.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

  1992年国防科大研究成功银河-II(周兴铭-慈云桂的学生,慈云桂于1990年去世)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10亿次基本运算操作),银河-II是共享主存储器的四处理机向量机,其向量中央处理机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自行设计的,总体上达到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

  从90年代初开始,国际上采用主流的微处理机芯片研制高性能并行计算机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经过10多年努力,我国已面临对外开放的大好形势,与60~70年代相比,研制计算机的条件已有很大改变。根据国家863计划的部署,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经过分析,采取了符合技术发展趋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技术路线,以较少的人力与资金投入和较短的设计开发周期,于1993年研制成功曙光一号全对称共享存储多处理机,这是国内首次以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通用微处理器芯片和标准UNIX操作系统设计开发的并行计算

  6

  机并推向了市场。曙光一号并行机的创新实践探索了一条在改革开放条件下研制高性能计算机的路子。

  沿着这一技术路线,1995年国家智能机中心又推出了国内第一台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机(MPP)结构的并行机曙光1000(含36个处理机),峰值速度每秒25亿次浮点运算,实际运算速度上了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这一高性能台阶。曙光1000与美国Intel公司1990年推出的大规模并行机体系结构与实现技术相近,与国外的差距缩小到5年左右。

  1997年国防科大研制成功银河-III(周兴铭)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采用可扩展分布共享存储并行处理体系结构,由130多个处理结点组成,峰值性能为每秒130亿次浮点运算,系统综合技术达到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近几年来国外大力发展具有高扩展性与高可用性的机群系统(Cluster),这已成为高性能计算机的主流发展趋势。国家智能机中心与曙光公司于1997至1999年先后在市场上推出具有机群结构的曙光1000A,曙光2000-I,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峰值计算速度已突破每秒1000亿次浮点运算,机器规模已超过160个处理机,2000年将推出每秒浮点运算速度3000亿次的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在超级服务器的研制中,技术突破的重点集中在高速互连和易于管理、具有单一系统映象的机群操作系统和方便用户使用的编程及运行环境。曙光机群超级服务器的起步比国际上同类产品(如IBMRS6000SP系列)晚3~4年,但目前已能做到与IBM同步推出新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1999年9月,"神威"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研制成功并投入运行。江泽民亲笔题名"神威"。在我国国民经济伴着21世纪的曙光蓬勃发展的今天,神威以我国前所未有的优越品质和高超性能,为促进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动力源泉。

  神威高性能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可缩放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其峰值运算速度可高达每秒3840亿浮点结果,位居当今全世界已投入商业运行的前500位高性能计算机的第48位。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结束语:

  综观40多年来我国高性能通用计算机的研制历程,从103机到曙光机,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总的来讲,除了文革动乱时期外,我们的研制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下表列出每一代(其中第四代又分为几种典型体系结构)国内外标志性计算机推出的时间,其中国外的代表性机器为ENIAC,IBM7090,IBM360,CRAY-1,IntelParagon,IBMSP-2,国内的代表性计算机为103,109乙,150,银河-I,曙光1000,曙光2000。

  机型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向量机大规模并行机机群

  美国

  1946

  1959

  1964

  1976

  1990

  1994

  中国

  1958

  1965

  1973

  1983

  1995

  1998

  推出时间

  12

  6

  9

  7

  5

  4

  相关年数

  7

  在计算机研制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不是推出同类型机器比国外晚几年,而是在于以下两点:(1)原始创新少,我们推出的计算机绝大多数都是参照国外机器做一些改进,几乎还没有一种被用户广泛接受的体系结构由我们自己创新发展出来。(2)研制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落后于发达国家。除了微机取得了令人自豪的产业化业绩外(但自主知识产权不多),工作站以上的高性能计算机的产业化道路还在摸索之中。

  我国国防科研单位曾研制成功具有当时国际领先水平的巨型机,但美国政府对我国制定高性能计算机禁运标准时还是参考我国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曙光超级服务器已在市场上推出的是百亿次水平,目前的禁运限制也是百亿次水平。这也说明产业化市场化能力是一个国家计算机实力的主要标志。

  8

篇二: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以来,与计算机最邻近领域的数学和物理界的共和国泰斗:世界数学大师华罗庚教授和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钱三强教授,就十分关注这一新技术如何在国内发展。从1951年起,他们先后聚集国内外相近领域人才加入到计算机事业的行列中(放在当时他们领导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和物理所),尤其是从国外回来的教授、工程师和博士,其中包括国际电路网络权威闵乃大教授、在美国公司有多年实践经验的范新弼博士、在丹麦公司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吴几康工程师以及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夏培肃博士和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蒋士騛博士,并且积极推动将发展计算机列入12年发展规划。

  1956年3月,由闵乃大教授、胡世华教授、徐献瑜教授、张效祥教授、吴几康副研究员和北大的党政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主办的“计算技术发展道路”国际会议。这次参会可以说是到前苏联“取经”,为我国制定12年规划的计算机部分作技术准备。随后在制定的12年规划中确定中国要研制计算机,并批准中国科学院成立计算技术、半导体、电子学及自动化四个研究所。当时的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由中国科学院、总参三部、国防五院(七机部)、二机部十局(四机部)四个单位联合成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相应成立了计算数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为了迅速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这三个方面联合举办了第一届计算机和第一届计算数学训练班。计算数学训练班的学生有幸听到了刚刚归国的国际控制论权威钱学森教授以及在美国有3~4年编程经验的董铁宝教授(他当时

  是国内唯一真正直接接触过计算机多年的学者)的讲课。当时,我也是其中的学生之一。钱学森自学的数学功底,深度广度几乎涵盖了我们所学的数学的所有课程,而且运用自如,我们作为北大数学系的学生感到十分钦佩,同时也使我们具体了解了数学如何应用到实际物理世界中。

  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由七机部张梓昌高级工程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定点32二进制位,每秒2500次)在1958年交付使用,骨干有董占球、王行刚等年轻人。随后,由总参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104机(浮点40二进制位,每秒1万次)在1959年也交付使用,骨干有金怡濂、苏东庄、刘锡刚、姚锡珊、周锡令等。其中,磁心存储器由计算所副研究员范新弼和七机部黄玉珩高级工程师领导完成。在104机上建立的,由钟萃豪、董蕴美领导的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编译系统是在1961年试验成功(Fortran型)。

  国际历史说明,发展计算机首先是为国防服务,中国也不例外。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中国发展民用计算机的同时,1958年,北京大学教授张世龙领导的包括当时还是学生的王选在内的北大师生与空军合作,自行设计研制了数字电子计算机“北京一号”,并交付空军使用。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还亲自到北京大学北阁“北京一号”机房参观了该台机器。在完成“北京一号”之后,张世龙带领包括王选和许卓群在内的北大师生,立即投入到北大自行设计“红旗”的研制工作中。当时设定的目标比前苏联专家帮助研制的104机还高(通用浮点48二进制位,每秒1万次)。1962年,“红旗”也开始试算成功,但由于搬迁和“文

  革”的干扰,搬迁后未能恢复和继续。

  103机

  同一时期,1958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前身)海军系柳克俊的领导下,与海军合作自行设计的“901”海军计算机交付海军使用。在哈军工海军系康继昌的领导下,与空军合作自行设计的“东风113”空军机载计算机也交付空军使用。随后,柳克俊领衔研制的国产晶体管军用计算机1961年也交付海军使用。

  在1958~1962年期间,总参也先后独立研制成功一些自行设计的、全部国产化的型号,因为保密原因,这里从略。

  这些是中国人民响应中央号召,自力更生、努力拼搏做出的第一批代表中国人掌握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成果,它证明了中国人民有能力发展中国自己的全部国产化的计算机事业。

  1964年,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吴几康、范新弼领导下自行设计的119机(通用浮点44二进制位,每秒5万次)也交付使用。这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电子管大型通用计算机。也是世界上最快的电子管计算机。由于当时美国等已经转入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不能说明中国水平高,但仍然能说明中国人民有能力去实现“外国有的,中国要有;外国没有的,中国也要有”这个雄伟意愿。在119机

  上建立的、由董蕴美带领自行设计的实用的编译系统是在1965年交付使用(Algol型)的,并且后来移植到109丙机上。

  在哈军工计算机系教授慈云桂领导下自行设计的晶体管计算机441B(浮点40二进制位,每秒8千次)在1964年研制成功,骨干有康鹏等人。接着,1965年,441B改进为每秒2万次。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蒋士騛领导下自行设计的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浮点32二进制位,每秒6万次)在1965年也交付使用。

  为了发展我国“两弹一星”工程,1967年由蒋士騛领衔自行设计了一台专为“两弹一星”服务(两台分别安装在二机部供核弹研究用和七机部供火箭研究用)的计算机——109丙机交付使用,骨干有沈亚城、梁吟藻等。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长达15年,被誉为“功勋计算机”,是中国第一台具有分时、中断系统和管理程序的计算机,同时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管理程序就是在它上面建立的。

  虽然我国自行设计研制了多种型号的计算机,但运算速度一直未能突破百万次大关。直到1973年,北京大学(由张世龙培养的包括许卓群、张新华在内的骨干们)与“738厂”(孙强南、陈华林等骨干们)联合研制的集成电路计算机150(通用浮点48二进制位,每秒1百万次)的问世,使我国拥有了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也是中国第一台配有多道程序和自行设计的操作系统的计算机。该操作系统由北京大学教授杨芙清领衔研制,这是国内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操作系统。

  104机

  1973年3月,在全国实际研制目标200万~500万次不能满足中国飞行体设计的计算流体力学需要的情况下,当时的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根据飞行体设计的需要,要求中科院计算所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一亿次高性能巨型机,80年代完成十亿次和百亿次高性能巨型机,并且指出必须考虑并行计算的道路。中科院计算所根据国防情报所和计算所情报室提供的国际上公开的材料,分析国际上在1970年前后美国研制成功的高性能巨型机的优缺点之后,1973年5月提出全部国产化一亿次高性能巨型机(20M低功耗ECL电路-四条流水线)及其模型机(757向量计算机,10MECL电路-单条流水线)的可行方案。由于“四人帮”等的干扰破坏,及“文革”后数不清“走马灯”式良莠不齐的干部班子,模型机757向量计算机1984年才投入使用。虽然巨型机的关键技术——由沈亚城负责的20M低功耗ECL电路的集成电路芯片在1979年也研制投片成功,但是全部国产化一亿次高性能巨型机因任务变动而停止。

  以上叙述是从研制水平的角度来说的,但是从非常重要的产业、市场和使用的角度,提供成批生产的计算机,电子工业部及其有关研究所(如著名的15所)和工厂(如著名的738厂)功不可没。不仅上述中国早期计算机的研制和批量生产离不开他们,而且他们也独立设计和研制过一些成批生产的计算机(如108系列),尤其在人造卫星地面系统(如320计算机及舰上718计算机)及其他军工任务上,都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研究工作的重点在技术和工艺上。他们的领军人是莫根生、陈立伟、曹启章及一批骨干,如江学国等等。此外,七机部、清华大学及中

  科院各分院在发展计算技术方面也作出了许多贡献,不一一列举。

  中国自力更生全部国产化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事业,是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林兰英、王守武、王守觉和徐元森等教授领导的中科院半导体所、上海冶金所和109厂的研究及开发工作分不开的。而中科院半导体所和109厂都是从物理所独立出来的。中科院物理所对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历史贡献也是功不可没。

  119机

  发展计算机事业离不开人才培养,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如夏培肃)、北京大学和哈军工,在组织教师和学生动手研制计算机进行实践、培养人才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成绩。

  一个计算机系统是由多方面研究成果构成的。范新弼领导的磁心存储器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主要的骨干有甘鸿、伍福宁、王振山、徐正春等。王克本领导的中国第一个八层印刷电路板研究与设计小组等,都作出了出色的成绩。实际上,上述计算机都是集体成果。例如,全国参加757计算机研制工作的人员有上千人。

  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小组是1957年在中科院计算所成立的。20世纪50至70年代,它承担了中科院计算所代表性的计算机(119、109乙、109

  丙、757、717等)的系统结构设计任务。成员是根据当时苏联计算机领军人——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列贝捷夫的建议,由年轻的数学专业毕业生组成。第一任小组负责人是国际网络权威闵乃大教授。第一个正式设计任务是1958年5月国防部门的导弹防御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设计工作由北大张世龙和第二任小组负责人余承宣加上六名数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其中周巢尘、沈绪榜等三名前后从不同领域(软件、航天、系统结构)、不同单位被选为中科院院士。

  20世纪60年代,中国编译系统的带头人当时都是年轻人,有总参的杨奇、计算所的董韫美和仲萃豪、南京大学的徐家福、国防科技大学的陈火旺;操作系统的带头人当时也都是年轻人,有北京大学的杨芙清、南京大学大孙仲秀。软件正确性设计(容易推广到硬件正确性设计)是近20多年国际上所十分关注的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理论价值的重大问题,我国领军人何积丰院士、周巢尘院士已经是国际上知名的佼佼者。

  众多的计算机应用和应用软件学术带头人,例如王选的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彩色排版系统等等,因为篇幅和作者知识面的限制,都没有谈及。

  109丙机

  依靠进口元器件的利与弊

  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的计算机,几乎全部都使用进口元器件、进口部件。

  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数千万甚至上亿个晶体管逐渐能够集成在一个芯片上。20世纪80年代及其之后得到迅速发展的计算机只有普通个人使用的微机(PC机)及超强的微机,后者可以构成服务器或者并行处理的高性能计算机。其他各式各样的计算机(包括超级中小型计算机在内)由于性能价格比无法与微机竞争就自然逐渐消失了。国际上没有及时调整战略的计算机公司,如CDC公司、王安公司等都纷纷倒闭了。虽然如此,国内在这段过渡时期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而研制的各种机型都是有贡献的。例如张修领衔研制的KJ8920,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方面十分突出。

  国内最早意识到这个趋势而率先转向微机研究的突出的带头人有倪光南、韩承德等。

  国内高性能计算机有慈云桂、卢锡城、周兴铭、王怀民领导的银河系列,张效祥、金怡濂、陈左宁领导的神州系列,李国杰、孙凝晖领导的曙光系列,祝明发领导的联想深腾系列。国内PC机有联想系列、长城系列、方正系列、同方系列等等,其学术代表性带头人是倪光南,产业代表性的领军人是柳传志。

  计算机产业是一个产业链。软件发展依赖于整机和应用需求的发展,整机的发展依赖于芯片、部件及需求的发展,芯片的发展依赖于“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发展,这里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是指集成电路生产线的三大部分,即大底座、中间层和顶层。大底座(价值十多亿美元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生产线)是从拉单

  晶硅,到光刻——扩散——掺杂,到最后的封装,这相当于过去林兰英、王守武、王守觉和徐元森等领导中科院半导体所、上海冶金所的研究工作;中间层是各种高速低功耗电路设计,这相当于过去中科院计算所电路设计组蒋士騛、沈亚城等所进行的研究工作(20世纪70年代沈亚城所进行的高速低功耗ECL电路设计,直到到半导体所做成芯片才算完成);顶层是硅编译等等软件,这部分工作过去是计算所使用小规模集成电路时把逻辑设计图变成为工程布线图的手工工作,加上半导体所制造小规模集成电路各种掩模板所需的手工工作。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情况下,从复杂性、可靠性角度,手工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需要依靠硅编译来自动完成。

  757主机

  在允许部分进口的环境下,一个产业链如果要求全部国产化,会造成一环落后引发产业链后续部分全部落后的情况。使用进口元器件、进口部件使得各种类型的整机,进而到软件和应用,都能在国际先进基础上得到发展。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当国内所研制的计算机都转向使用进口元器件、进口部件时,结果是:一方面,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和PC机的发展依赖于进口元器件和进口部件的水平;另一方面,中国的集成电路研制力量由于缺少巨大的经济支持,都转向非计算机用的其他难度小的方向。不仅全部国产化的亿次高性能巨型机中止了研制,而且真正完全自主的国产计算机集成电路研制工作也中断,至今也没有恢复,甚至没有任何恢复的迹象。这两方面都对国家安全十分不利。实际上,“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依靠进口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就等于依赖外国集

  成电路生产线水平和外国政府批准向中国出口的集成电路生产线的水平。引进不可能最先进,而且在有不正常情况时引进必然中断。引进的生产线的备份件也不能得到更新。

  1981年,中国研制成功的260机平均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0万次。1983年,"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这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84年,联想集团的前身--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中国出现第一次微机热。1985年,华光Ⅱ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投入生产性使用。1985年,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研制成功与IBMPC机兼容的长城0520CH微机。1986年,中华学习机投入生产。1987年,第一台国产的286微机--长城286正式推出。

  1988年,第一台国产386微机--长城386推出,中国发现首例计算机病毒。1990年,中国首台高智能计算机--EST/IS4260智能工作站诞生,长城486计算机问世。1991年,新华社、科技日报、经济日报正式启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1992年,中国最大的汉字字符集--6万电脑汉字字库正式建立。

  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出银河-II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10亿次基本运算操作),为共享主存储器的四处理机向量机,其向量中央处理机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自行设计的,总体上达到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它主要用于中期天气预报;1993年,中国第一台10亿次巨型银河计算机Ⅱ型通过鉴定。1994年,银河计算机Ⅱ型在国家气象局投入正式运行,用于天气中期预报。

  1995年,曙光1000大型机通过鉴定,其峰值可达每秒25亿次。曙光

  1000与美国Intel公司1990年推出的大规模并行机体系结构与实现技术相近,与国外的差距缩小到5年左右。1996年,国产联想电脑在国内微机市场销售量第一。

  1997年,国防科大研制成功银河-III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采用可扩展分布共享存储并行处理体系结构,由130多个处理结点组成,峰值性能为每秒130亿次浮点运算,系统综合技术达到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1998年,中国微机销量达408万台,国产占有率高达71.9%。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

  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2001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款通用CPU——“龙芯”芯片2002年,曙光公司推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腾”服务器,龙腾服务器采用了“龙芯-1”CPU,采用了曙光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所联合研发的服务器专用主板,采用曙光LINUX操作系统,该服务器是国内第一台完全实现自有产权的产品,在国防、安全等部门将发挥重大作用。2003年,百万亿次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曙光4000L通过国家验收,再一次刷新国产超级服务器的历史纪录,使得国产高性能产业再上新台阶。

  200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曙光公司、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三方共同研制的曙光4000A实现了每秒10万亿次运算速度。

  2008年,“深腾7000”是国内第一个实际性能突破每秒百万亿次的异构机群系统,Linpack性能突破每秒106.5万亿次。

  2008年9月16日,曙光5000A在天津下线,实现峰值速度230万亿次、

  Linpack值180万亿次。作为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的网格超级服务器,曙光5000A可以完成各种大规模科学工程计算、商务计算。2009年6月,5000A正式落户上海超算中心。

  2009年10月29日,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诞生。这台计算机每秒1206万亿次的峰值速度和每秒563.1万亿次的Linpack实测性能,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2010年5月31日,曙光公司和中科院共同研制的曙光“星云”以Linpack值1271万亿次,在第35届全球超级计算机五百强排名中,列第二位。

  2010年11月15日,经过一年时间全面的系统升级后,“天河一号”在第36届全球超级计算机五百强排名中夺魁。升级后的“天河一号”实测运算速度可达每秒2570万亿次。

  “中国芯”的崛起与不足

  21世纪以来,李德磊的方舟、胡伟武负责的龙芯以及多思、国安等“中国芯”不断涌现,计算机产业链国产化又前进了一大步。

  当前或者未来将出现的众多的“中国芯”的共同点,都是“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一个应用,也就是说,其水平仍然是依赖于外国集成电路生产线水平和外国政府批准向中国出口的集成电路生产线的水平,仍然受制于人。众多不同的“中国芯”的重要差别是在系统结构设计或高速低功耗电路等的设计上,有没有重大创新、重大突破。没有明显创新的,国外学者称它们为相当于“大学生课程

  设计”水平。在系统结构设计或高速低功耗电路上的重大创新能力取决于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水平。

  尽管能设计“中国芯”的人或公司越来越多,但是能设计“中国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人,如果不采取措施,不仅目前没有,恐怕不远的将来仍然是空白。

  如果中国不能制造中国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那么无论有多少种“中国芯”,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和PC机的发展水平就必然还是取决于美国“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发展水平及美国政府允许向中国出口的水平。

  现实的道路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独立研究相结合。建立完全自主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应该是国家急需解决的重点中的重点。

篇三: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

  目录

  中国盘算机生长简史............................................2

  一.研制水平......................................................21.简介............................................................22.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盘算机103机...................23.由红旗到119机.............................................34.集成电路盘算机150.......................................3

  二.财产、市场和使用.........................................41.简介............................................................42.人才培养和市场............................................43.“中国芯”的崛起与不敷...................................5

  中国盘算机生长简史

  一.研制水平

  1.简介

  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盘算机在美国诞生以来,与盘算机最邻近领域的数学和物理界的共和国泰斗:世界数学大家华罗庚传授和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定人钱三强传授,就十分存眷这一新技能如安在海内生长。从1951年起,他们先后聚集海内外相近领域人才参加到盘算机事业的行列中(放在其时他们领导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和物理所),尤其是从外洋返来的传授、工程师和博士,其中包罗国际电路网络权威闵乃大传授、在美国公司有多年实践经验的范新弼博士、在丹麦公司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吴几康工程师以及从英国留学返来的夏培肃博士和从美国留学返来的蒋士騛博士,并且积极推动将生长盘算机列入12年生长计划。

  2.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盘算机103机

  1956年3月,由闵乃大传授、胡世华传授、徐献瑜传授、张效祥传授、吴几康副研究员和北大的党政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到场了在莫斯科主办的“盘算技能生长门路”国际集会。这次参会为我国制定12年计划的盘算机部门作技能准备。随后在制定的12年计划中确定中国要研制盘算机,并批准中国科学院创建盘算技能、半导体、电子学及自动化四个研究所。其时的盘算技能研究所筹办处由中国科学院、总参三部、国防五院(七机部)、二机部十局(四机部)四个单元联合创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相应创建了盘算数学专业和盘算机专业。为了迅速培养盘算机专业人才,这三个方面联合举办了第一届盘算机和第一届盘算数学训练班。盘算数学训练班的学生有幸听到了方才返国的国际控制论权威钱学森传授以及在美国有3~4年编程经验的董铁宝传授(他其时是海内唯一真正直接打仗过盘算机多年的学者)的授课.在前苏联专家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盘算技能研究所,由七机部张梓昌高级工程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盘算机103机(定点32二进制位,每秒2500次)在1958年交付使用。随后,由总参张效祥传授领

  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盘算机104机(浮点40二进制位,每秒1万次)在1959年也交付使用。国际历史说明,生长盘算机首先是为国防办事,中国也不例外。在前苏联专家资助中国生长民用盘算机的同时,1958年,北京大学传授张世龙领导的包罗其时照旧学生的王选在内的北大家生与空军互助,自行设计研制了数字电子盘算机“北京一号”,并交付空军使用。其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还亲自到北京大学北阁“北京一号”机房观光了该台呆板。在完成“北京一号”之后,张世龙领导包罗王选和许卓群在内的北大家生,立即投入到北大自行设计“红旗”的研制事情中。其时设定的目标比前苏联专家资助研制的104机还高。

  3.由红旗到119机

  1962年,“红旗”也开始试算乐成,但由于搬家和“文革”的滋扰,搬家后未能规复和继承。

  1958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水师系柳克俊的领导下,与水师互助自行设计的“901”水师盘算机交付水师使用。在哈军工水师系康继昌的领导下,与空军互助自行设计的“东风113”空军机载盘算机也交付空军使用。随后,柳克俊领衔研制的国产晶体管军用盘算机1961年也交付水师使用。

  这些是中国人民响应中央招呼,自力重生、努力拼搏做出的第一批代表中国人掌握盘算机技能水平的结果,它证明了中国人民有能力生长中国自己的全部国产化的盘算机事业。

  1964年,在中科院盘算技能研究所吴几康、范新弼领导下自行设计的119机也交付使用。这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电子管大型通用盘算机。也是世界上最快的电子管盘算机。在119机上创建的、由董蕴美领导自行设计的实用的编译系统是在1965年交付使用(Algol型)的,并且厥后移植到109丙机上。

  4.集成电路盘算机150

  为了生长我国“两弹一星”工程,1967年由蒋士騛领衔自行设计了一台专为“两弹一星”办事(两台分别安装在二机部供核弹研究用和七机部供火箭研究用)的盘算机——109丙机交付使用,这台盘算机的使用时间长达15年,被誉为“功绩盘算机”,是中国第一台具有分时、中断系统和治理步伐的盘算机,同时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治理步伐就是在它上面创建的。

  虽然我国自行设计研制了多种型号的盘算机,但运算速度一直未能突破百万次大关。直到1973年,北京大学与“738厂”联合研制的集成电路盘算机150的问世,使我国拥有了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百万次集成电路盘算机,也是中国第一台配有多道步伐和自行设计的操纵系统的盘算机。该操纵系统由北京大学传授杨芙清领衔研制,这是海内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操纵系统。

  1973年3月,在全国实际研制目标200万~500万次不能满足中国飞行体设计的盘算流体力学需要的情况下,其时的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凭据飞行体设计的需要,要求中科院盘算所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一亿次高性能巨型机,80年代完成十亿次和百亿次高性能巨型机,并且指出必须考虑并行盘算的门路。中科院盘算所凭据国防情报所和盘算所情报室提供的国际上公然的质料,阐发国际上在1970年前后美国研制乐成的高性能巨型机的优缺点之后,1973年5月提出全部国产化一亿次高性能巨型机(20M低功耗ECL电路-四条流水线)及其模型机的可行方案。由于“四人帮”等的滋扰破坏,及“文革”后数不清“走马灯”式良莠不齐的干部班子,模型机757向量盘算机1984年才投入使用。虽然巨型机的要害技能——由沈亚城卖力的20M低功耗ECL电路的集成电路芯片在1979年也研制投片乐成,但是全部国产化一亿次高性能巨型机因任务变更而停止。

  二.财产、市场和使用

  1.简介

  不但上述中国早期盘算机的研制和批量生产离不开他们,并且他们也独立设计和研制过一些成批生产的盘算机,尤其在人造卫星地面系统(如320盘算机及舰上718盘算机)及其他军工任务上,都作出了突出孝敬。他们研究事情的重点在技能和工艺上,中国自力重生全部国产化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盘算机事业,中科院物理所对中国盘算机事业的历史孝敬也是功不可没。

  2.人才培养和市场

  生长盘算机事业离不开人才培养,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科院盘算技能研究所、北京大学和哈军工,在组织西席和学生动手研制盘算机进行实践、培养人才方面都取得很好的结果。

  我国第一个盘算机系统结构设计小组是1957年在中科院盘算所创建的。20世纪50至70年代,它负担了中科院盘算所代表性的盘算机的系统结构设计任务。

  20世纪60年代,中国编译系统的带头人其时都是年轻人,操纵系统的带头人其时也都是年轻人.软件正确性设计是近20多年国际上所十分存眷的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理论代价的重大问题,我国领军人何积丰院士、周巢尘院士已经是国际上知名的佼佼者,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的盘算机,险些全部都使用进口元器件、进口部件。由于超大范围集成电路迅速生长,数千万甚至上亿个晶体管逐渐能够集成在一个芯片上。20世纪80年代及其之后得到迅速生长的盘算机只有普通小我私家使用的微机(PC机)及超强的微机,后者可以组成办事器大概并行处置惩罚的高性能盘算机。其他各式百般的盘算机(包罗超等中小型盘算机在内)由于性能代价比无法与微机竞争就自然逐渐消失了。虽然如此,海内在这段过渡时期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而研制的种种机型都是有孝敬的海内最早盘算机财产是一个财产链。软件生长依赖于整机和应用需求的生长,整机的生长依赖于芯片、部件及需求的生长,芯片的生长依赖于“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生长,这里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是指集成电路生产线的三大部门,即大底座、中间层和顶层。

  3.“中国芯”的崛起与不敷

  21世纪以来,李德磊的方舟、胡伟武卖力的龙芯以及多思、国安等“中国芯”不停涌现,盘算机财产链国产化又前进了一大步。

  当前大概未来将出现的众多的“中国芯”的配合点,都是“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一个应用,也就是说,其水平仍然是依赖于外国集成电路生产线水平和外国政府批准向中国出口的集成电路生产线的水平,仍然受制于人。众多差异的“中国芯”的重要差异是在系统结构设计或高速低功耗电路等的设计上,有没有重大创新、重大突破。在系统结构设计或高速低功耗电路上的重大创新能力取决于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尽管能设计“中国芯”的人或公司越来越多,但是能设计“中国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人。如果中国不能制造中国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那么无论有几多种“中国芯”,中国的高性能盘算机和PC机的生长水平就一定照旧取决于美国“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生长水平及美国政府允许向中国出口的水平。现实的门路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独立研究相结合。创建完全自主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应该是国度急需解决的重点中的重点。早在1965年,半导体所王守觉就开始研制从逻辑图到掩模板的自动形成系统“图形产生器”,这项研究比美国还早,由于“文革”破

  坏而中断了三年,1971年初研制乐成,反而比美国已晚了一年多。以上历史说明,中国人的独立研究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如何既能使财产链的各个环节的生长都能创建在国际最高水平上的生长,又能确保国度宁静,这不但仅是一个盘算机财产链的问题,应该是许多财产链配合存在的问题。

  结论

  中国半个世纪电子数字盘算机事业的领路人是在两位共和国功绩科学家华罗庚和钱三强存眷下的一个群体。在他们的领导下,中国的信息财产在飞速生长着;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国的经济也会得到应有的生长,有更多的中国型的信息界人才走向世界,同时,为我国赢得更多声誉,提升我国的职位;在这里,谨代表小我私家预祝中国信息财产飞速生长,中国飞速生长.

篇四: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

  目录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2一.研制水平............................21.简介................................22.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23.由红旗到119机......................44.集成电路计算机150..................4二.产业、市场和使用....................61.简介................................62.人才培养和市场......................63.“中国芯”的崛起与不足..............7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一.研制水平

  1.简介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以来,与计算机最邻近领域的数学和物理界的共和国泰斗:世界数学大师华罗庚教授和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钱三强教授,就十分关注这一新技术如何在国内发展。从1951年起,他们先后聚集国内外相近领域人才加入到计算机事业的行列中(放在当时他们领导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和物理所),尤其是从国外回来的教授、工程师和博士,其中包括国际电路网络权威闵乃大教授、在美国公司有多年实践经验的范新弼博士、在丹麦公司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吴几康工程师以及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夏培肃博士和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蒋士騛博士,并且积极推动将发展计算机列入12年发展规划。

  2.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1956年3月,由闵乃大教授、胡世华教授、徐献瑜教授、张效祥教授、吴几康副研究员和北大的党政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主办的“计算技术发展道路”国际会议。这次参会为我国制定12

  2/8

  年规划的计算机部分作技术准备。随后在制定的12年规划中确定中国要研制计算机,并批准中国科学院成立计算技术、半导体、电子学及自动化四个研究所。当时的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由中国科学院、总参三部、国防五院(七机部)、二机部十局(四机部)四个单位联合成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相应成立了计算数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为了迅速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这三个方面联合举办了第一届计算机和第一届计算数学训练班。计算数学训练班的学生有幸听到了刚刚归国的国际控制论权威钱学森教授以及在美国有3~4年编程经验的董铁宝教授(他当时是国内唯一真正直接接触过计算机多年的学者)的讲课.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由七机部张梓昌高级工程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定点32二进制位,每秒2500次)在1958年交付使用。随后,由总参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104机(浮点40二进制位,每秒1万次)在1959年也交付使用。国际历史说明,发展计算机首先是为国防服务,中国也不例外。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中国发展民用计算机的同时,1958年,北京大学教授张世龙领导的包括当时还是学生的王选在内的北大师生与空军合作,自行设计研制了数字电子计算机“北京一号”,并交付空军使用。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还亲自到北京大学北阁“北京一号”机房参观了该台机器。在完成“北京一号”之后,张世龙带领包括王选和许卓群在内的北大师生,立即投入到北大自行设计“红旗”的研制工作中。当时设定的目标比前苏联专家帮助研制的104机还高。

  3/8

  3.由红旗到119机1962年,“红旗”也开始试算成功,但由于搬迁和“文革”的干扰,搬迁后未能恢复和继续。1958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系柳克俊的领导下,与海军合作自行设计的“901”海军计算机交付海军使用。在哈军工海军系康继昌的领导下,与空军合作自行设计的“东风113”空军机载计算机也交付空军使用。随后,柳克俊领衔研制的国产晶体管军用计算机1961年也交付海军使用。这些是中国人民响应中央号召,自力更生、努力拼搏做出的第一批代表中国人掌握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成果,它证明了中国人民有能力发展中国自己的全部国产化的计算机事业。

  1964年,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吴几康、范新弼领导下自行设计的119机也交付使用。这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电子管大型通用计算机。也是世界上最快的电子管计算机。在119机上建立的、由董蕴美带领自行设计的实用的编译系统是在1965年交付使用(Algol型)的,并且后来移植到109丙机上。

  4.集成电路计算机150为了发展我国“两弹一星”工程,1967年由蒋士騛领衔自行设计了一台专为“两弹一星”服务(两台分别安装在二机部供核弹研究用和七机部供火箭研究用)的计算机——109丙机交付使用,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长达15年,被誉为“功勋计算机”,是中国第一台具有分时、中断系统和管理程序的计算机,同时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

  4/8

  管理程序就是在它上面建立的。虽然我国自行设计研制了多种型号的计算机,但运算速度一直未能

  突破百万次大关。直到1973年,北京大学与“738厂”联合研制的集成电路计算机150的问世,使我国拥有了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也是中国第一台配有多道程序和自行设计的操作系统的计算机。该操作系统由北京大学教授杨芙清领衔研制,这是国内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操作系统。

  1973年3月,在全国实际研制目标200万~500万次不能满足中国飞行体设计的计算流体力学需要的情况下,当时的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根据飞行体设计的需要,要求中科院计算所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一亿次高性能巨型机,80年代完成十亿次和百亿次高性能巨型机,并且指出必须考虑并行计算的道路。中科院计算所根据国防情报所和计算所情报室提供的国际上公开的材料,分析国际上在1970年前后美国研制成功的高性能巨型机的优缺点之后,1973年5月提出全部国产化一亿次高性能巨型机(20M低功耗ECL电路-四条流水线)及其模型机的可行方案。由于“四人帮”等的干扰破坏,及“文革”后数不清“走马灯”式良莠不齐的干部班子,模型机757向量计算机1984年才投入使用。虽然巨型机的关键技术——由沈亚城负责的20M低功耗ECL电路的集成电路芯片在1979年也研制投片成功,但是全部国产化一亿次高性能巨型机因任务变动而停止。

  5/8

  二.产业、市场和使用1.简介

  不仅上述中国早期计算机的研制和批量生产离不开他们,而且他们也独立设计和研制过一些成批生产的计算机,尤其在人造卫星地面系统(如320计算机及舰上718计算机)及其他军工任务上,都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研究工作的重点在技术和工艺上,中国自力更生全部国产化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事业,中科院物理所对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历史贡献也是功不可没。

  2.人才培养和市场发展计算机事业离不开人才培养,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和哈军工,在组织教师和学生动手研制计算机进行实践、培养人才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成绩。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小组是1957年在中科院计算所成立的。20世纪50至70年代,它承担了中科院计算所代表性的计算机的系统结构设计任务。20世纪60年代,中国编译系统的带头人当时都是年轻人,操作系统的带头人当时也都是年轻人.软件正确性设计是近20多年国际上所十分关注的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理论价值的重大问题,我国领军人何积丰院士、周巢尘院士已经是国际上知名的佼佼者,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的计算机,几乎全部都使用进口元器件、进口部件。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数千万甚至上亿个晶体管逐

  6/8

  渐能够集成在一个芯片上。20世纪80年代及其之后得到迅速发展的计算机只有普通个人使用的微机(PC机)及超强的微机,后者可以构成服务器或者并行处理的高性能计算机。其他各式各样的计算机(包括超级中小型计算机在内)由于性能价格比无法与微机竞争就自然逐渐消失了。虽然如此,国内在这段过渡时期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而研制的各种机型都是有贡献的国内最早计算机产业是一个产业链。软件发展依赖于整机和应用需求的发展,整机的发展依赖于芯片、部件及需求的发展,芯片的发展依赖于“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发展,这里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是指集成电路生产线的三大部分,即大底座、中间层和顶层。

  3.“中国芯”的崛起与不足21世纪以来,李德磊的方舟、胡伟武负责的龙芯以及多思、国安等“中国芯”不断涌现,计算机产业链国产化又前进了一大步。当前或者未来将出现的众多的“中国芯”的共同点,都是“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一个应用,也就是说,其水平仍然是依赖于外国集成电路生产线水平和外国政府批准向中国出口的集成电路生产线的水平,仍然受制于人。众多不同的“中国芯”的重要差别是在系统结构设计或高速低功耗电路等的设计上,有没有重大创新、重大突破。在系统结构设计或高速低功耗电路上的重大创新能力取决于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尽管能设计“中国芯”的人或公司越来越多,但是能设计“中国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人。如果中国不能制造中国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那么无论有多少种“中国

  7/8

  芯”,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和PC机的发展水平就必然还是取决于美国“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发展水平及美国政府允许向中国出口的水平。现实的道路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独立研究相结合。建立完全自主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应该是国家急需解决的重点中的重点。早在1965年,半导体所王守觉就开始研制从逻辑图到掩模板的自动形成系统“图形发生器”,这项研究比美国还早,由于“文革”破坏而中断了三年,1971年初研制成功,反而比美国已晚了一年多。以上历史说明,中国人的独立研究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如何既能使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发展都能建立在国际最高水平上的发展,又能确保国家安全,这不仅仅是一个计算机产业链的问题,应该是许多产业链共同存在的问题。

  结论中国半个世纪电子数字计算机事业的领路人是在两位共和国功勋科学家华罗庚和钱三强关注下的一个群体。在他们的领导下,中国的信息产业在飞速发展着;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经济也会得到应有的发展,有更多的中国型的信息界人才走向世界,同时,为我国赢得更多声誉,提升我国的地位;在这里,谨代表个人预祝中国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中国飞速发展.

  8/8

篇五: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每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史,一起来了解计算机发展史吧。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一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59年,中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一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1963年,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一109机研制成功。

  1964年,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之后推出109丙机,该机为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7年,新型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诞生。1969年,北京大学承接研制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一150机。1970年,中国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时操作系统和标准汇编语言的计算机--441B-III型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1972年,每秒运算11万次的大型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3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4年,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个机型先后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00万次;

  1976年,DJS-183、184、185、186、1804机研制成功。1977年,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机研制成功。

  1979年,中国研制成功每秒运算500万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一HDS-9,王选用中国第一台激光照排机排出样书。

  1981年,中国研制成功的260机平均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0万次。

  1983年,〃银河I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这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84年,联想集团的前身一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中国出现第一次微机热。

  1985年,华光I【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投入生产性使用。1985年,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研制成功与IBMPC机兼容的长城0520CH微机。1986年,中华学习机投入生产。1987年,第一台国产的286微机一长城286正式推出。

  1988年,第一台国产386微机一长城386推出,中国发现首例计算机病毒。

  1990年,中国首台高智能计算机—EST/IS4260智能工作站诞生,长城486计算机问世。

  1991年,新华社、科技日报、经济日报正式启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1992年,中国最大的汉字字符集--6万电脑汉字字库正式建立。

  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出银河-II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10亿次基木运算操作),为共享主存储器的四处理机向量机,其向量中央处理机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自行设计的,总体上达到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它主要用于中期天气预报;

  1993年,中国第一台10亿次巨型银河计算机II型通过鉴定。

  1994年,银河计算机I【型在国家气象局投入正式运行,用于天气中期预报。

  1995年,曙光1000大型机通过鉴定,其峰值可达每秒25亿次。曙光1000与美国Intel公司1990年推出的大规模并行机体系结构与实现技术相近,与国外的差距缩小到5年左右。

  1996年,国产联想电脑在国内微机市场销售量第一。

  1997年,国防科大研制成功银河-III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采用可扩展分布共享存储并行处理体系结构,由130多个处理结点组成,峰值性能为每秒130亿次浮点运算,系统综合技术达到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1998年,中国微机销量达408万台,国产占有率高达71.9%。

  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

  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1〃,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2001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款通用CPU-“龙芯”芯片

  2002年,曙光公司推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腾”服务器,龙腾服务器采用了“龙芯-1"CPU,采用了曙光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所联合研发的服务器专用主板,采用曙光LINUX操作系统,该服务器是国内第一台完全实现自有产权的产品,在国防、安全等部门将发挥重大作用。

  2003年,百万亿次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曙光4000L通过国家验收,再一次刷新国产超级服务器的历史纪录,使得国产高性能产业再上新台阶。

篇六: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开篇语:从1953年1月我国成立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到今天,我国计算机科研人员已走过了近五十年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历程。从国外封锁条件下的仿制、跟踪、自主研制到改革开放形势下的与"狼"共舞,同台竞争,从面向国防建设、为两弹一星做贡献到面向市场为产业化提供技术源泉,科研工作者为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树立一个又一个永载史册的里程碑。

  一、华罗庚和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科研小组

  华罗庚教授是我国计算技术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开拓者之一。

  早在1947~1948年,华老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任访问研究员,和冯·诺依曼(J·VonNeunann)、哥尔德斯坦(H·H·Goldstime)等人交往甚密。华老在数学上的造诣和成就深受冯·诺依曼等的赞誉。当时,冯·诺依曼正在设计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冯让华老参观他的实验室,并经常和华老讨论有关的学术问题。这时,华罗庚教授的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回国后也要在中国开展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华罗庚教授1950年回国,1952年在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时,他从清华大学电机系物色了闵乃大、夏培肃和王传英三位科研人

  员在他任所长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任务就是要设计和研制中国自己的电子计算机。1956年春,由毛泽东主席提议,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国家制定了发展我国科学的12年远景规划,把开创我国的计算技术事业等项目列为四大紧急措施之一。华罗庚教授担任计算技术规划组组长。8月,成立了由华罗庚教授为主任的科学院计算所筹建委员会,并组织了计算机设计、程序设计和计算机方法专业训练班,并首次派出一批科技人员赴苏联实习和考察。同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我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8-1964二、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年)

  我国的计算机制造工业起步于五十年代中期。1957年下半年,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正式开始了计算机的研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和北京有线电厂(原738厂)共同承担。在那个独特的历史年代里,闵大可教授率队赴苏考察。根据(前)苏联提供的M-3机设计图纸经局部修改,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中科院计算所等单位完成了我国第一台小型电脑。1958年6月,该电子计算机安装调试,8月1日该机可以表演短程序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为纪念这个日子,该机定名为八一型数字电子计算机。后改名为103型计算机(即DJS-1型),共生产36台。103机,字长31位,内存容量为

  1024字节,当时运算速度只有每秒几十次,后来安装了自行研制的磁心存储器,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3000次。作为建国10周年献礼,他们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脑104机。1958年5月我国开始了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4机)研制,以(前)苏联当时正在研制的БЭСМ-II计算机为蓝本,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帮助下,中科院计算所、四机部、七机部和部队的科研人员与738厂密切配合,1959年国庆节前完成了研制任务。于该机共有4200个电子管,4000个晶体二极管,由22个机柜组成,它的字长39位,每秒运行1万次,1959年建国十周年前夕通过试运算,共生产7台。至此,中国的大地上有了第一台自己的通用电子计算机,并且其主要技术指标均超过了当时日本计算机,与同期英国已开发的最快的计算机相比也毫不逊色。103和104机都属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它们的相继推出,标志着我国初生的电脑事业蹒跚起步,并为我国解决了大量过去无法计算的经济和国防等领域的难题。填补了我国计算机技术的空白,是我国计算机工业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在研制104机同时,夏培肃院士领导的科研小组首次自行设计于1960年4月研制成功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该机字长32位,内存容量为1024字节,有加减乘除等16条指令,主要用于弹道计算。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

  119机研制成功,平均浮点运算速度每秒5万次,参加119机研制的科研人员约有250人,有十几个单位参与协作。我国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在原子弹(104机)和氢弹(119机)研制中发挥了作用。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政策,我国开始研制只能采取"全部采用国产器材,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的技术路线,119机花了五年才研制成功说明在当时条件下一切从头做起研制大型计算机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我国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研制的主要推动力是军事应用,民用计算机的需求还不很强烈。高技术往往首先在军事上得到应用,但高技术的普及推广和产业的形成要借助大量民用需求的拉动。这一点被世界各国高技术发展历史所证明,我国计算机产业发展历程也是如此。在这期间,1961年,由南京大学徐家福、北京大学杨芙清等人撰写的《程序设计》一书问世,这是一本我国早期有代表性的计算机高级语言通用教材。我国电子计算机研制起步比美国整整晚一代。当国际上致力于第二代计算机产品时(1959~1964年),我们正在研制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研制(1965-1972三、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研制年)

  我国在研制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的同时,已开始研制晶体管计算机。

  60年代到70年代末在我国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西方大国对我国实行封锁,中苏关系恶化,迫使我国的主要科研活动多以国防和军工产品的研制开发为主,三年自然灾害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几近崩溃的边缘,但是我国第一代计算机科研人员,以“自力更生”为指导方针,以军事应用为目标,以研制大、小型计算机为方向,中、在“从2零到一”的起点上实现了新的跨越。1965年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实际上从1958年起中科院计算所就开始酝酿启动。在国外禁运条件下要造晶体管计算机,必须先建立一个生产晶体管的半导体厂(109厂)。经过两年努力,109厂就提供了机器所需的全部晶体管(109乙机共用2万多支晶体管,万多支二极管)。3对109乙机加以改进,两年后又推出109丙机,为用户运行了15年,有效算题时间10万小时以上,在我国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用户誉为“功勋机”。我国工业部门在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研制与生产中已发挥重要作用。华北计算所先后研制

  成功108机、108乙机(DJS-6)、121机(DJS-21)和320机(DJS-6),并在738厂等五家工厂生产。1953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国防科大前身)成立,陈庚大将任院长。慈云桂被任命为海军工程系雷达教研室主任。1961年,慈云桂随中国计算机代表团赴英国参加计算机学术会议,走访了英国剑桥、曼彻斯特和牛津等著名大学。他敏锐地注意到国际上计算机发展的主流方向已是全晶体管化,当即给学院领导写信,建议停止正在设计中的电子管通用数字计算机,并马不停蹄地收集资料,构思体系结构和基本逻辑电路。经过几年的精心设计和辛勤劳动,于1964年末他们终于用国产半导体元器件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晶体管通用电子计算机:441B/I。1965年2月该机通过国家鉴定,连续运行268小时未发生任何故障,稳定性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1965年末又研制成功441B/II型机。使我国计算机顺利进入第二代,并为国防科技事业作出贡献。1966年1月,慈云桂率计算机代表团赴英国参观学习,访问了英国的计算机公司和国家物理实验室,以及牛津,剑桥等大学,历时8个多月,考察了几十台晶体管计算机。慈云桂又开始构思新的晶体管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软件系统。回国后正逢“文革”,他历尽磨难,但出“牛棚”的第二天便拖着病弱不堪的身体来到实验室指导大家设计。1970年初,441B/III型计算机问世,这是我国第一台具有分时操作系统和汇编语言、

  FORTRAN语言及标准程序库的计算机。441B系列机在天津电子仪器厂共生产了100余台,及时装备到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平均使用10年以上,是我国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主流系列机型之一。某基地的441B/III型机总运行时间达48000小时,出色地完成了许多重要任务。慈云桂他们研制的计算机因而以技术先进和稳定可靠著称。我国的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大部分是文化大革命前夕研制的,而那时国外在发展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2年),基本上已经晚了十年。我国第一、二代计算机的系统软件大多是自己开发,早期以前苏联的算子法为指导思想,1962年以后转到以ALGOL60为基础的编译技术,开发了BCY、BX119等有影响的编译系统。但总的来讲,我国从研制第一代计算机开始就有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

  四、第三代基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1973-80年代初年代初)算机研制

  1.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过渡我国第三代计算机的研制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1965年,中国开始了第三代计算机的研制工作。1969年为了支持石油勘探事业,北京大学承接了研制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的任务,称为150机。1973年年初,由北京大学、北京有线电厂和燃化部等有关单位共同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

  电路电子计算机150机,该机字长数48位,每秒运算100万次,主内存130K。主要用于石油、地质、气象和军事部门。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DJS-130小型计算机,8月,第一台DJS-130机在北京无线电三厂试制成功,并通过鉴定。之后,131、132、135、140、152、153等共13个机型先后研制成功,31个厂点生产,近产量近千台。逐渐形成了我国第一种国产DJS-100系列机。“DJS”即“电子计算机”的汉语拼音首字母.与以往不同的是,DJS-100系列应用范围不再用于军事领域,而是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军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承担了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过程控制、数据采集、信息和事物处理等方面的工作。与此同时,以华北计算所为主要基地,组织全国57个单位联合进行DJS-200系列计算机设计,同时也设计开发DJS-180系列超级小型机。于1976年12月,由华北计算机技术研究所、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和西北工业大学联合设计,南丰机械厂试制出第一台DJS-183机,又先后研制出184、185、186和1804共5个机型。后来,我国又研制了655型(电子部32所)、151机(国防科大)、1001中型集成电路计算机和每秒可运算500万次的HDS—9机(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这标志着中国计算机行业已完成了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过渡。2.DJS-050机:我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揭开了中国微型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977年4月,安徽无线电厂、清华大学和四机部六所联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机。从此揭开了中国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同月,第四机械工业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主持召开了全国微型计算机专业会议,会议决定以Intel8080、Motorola6800两大芯片研制我国DJS-050和DJS-060两大系列微机产品。1979年,中国研制成功仿8080的4片微处理器和多片的6800微处理器,随后研制出单片的仿8080与6800微处理器,并以此为基础,研制出相应型号的微机DJS-050系列及060系列3.银河-Ⅰ亿次巨型机:我国第一台亿次计算机在计算机世界,如果我们把小型电子计算机比作地球的话,那么大型计算机就是太阳系,一台巨型机则是银河系了。这就是,我国第一台巨型电子计算机,叫做“银河”的原因了。1978年3月,科学的春天来临了。由邓小平同志亲自决断,

  研制亿次计算机的任务正式交给了国防科大的前身长沙工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慈教授被任命为技术总指挥和总设计师。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战,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慈云桂教授等电脑专家于1983年12月,研制成功“银河I号”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该机型共生产3台,分别安装4于石油、西部计算中心和高校计算机研究所。银河-Ⅰ亿次巨型计算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亿次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巨型机的空白,同时,银河巨型机的诞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能研制巨型机的国家之一。在我国计算机研究和制造领域中,银河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成功,为中国计算机工业写下了最为辉煌的一页,成为中国计算机工业的骄傲。银河-I巨型机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文革动乱时期与国外拉大的距离又缩小到7年左右(银河-I的参考机克雷-1于1976年推出)。4.记入史册的两件事70年代初,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计算机工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这一时期的两件事对我国计算机应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7301会议。根据周恩来总理关于广泛发展电子计算机应用的指示,1973年元月第四机械工业部在北京召开了"电子计算机首次专业会议"(即7301会议),总结了60年代我国计算机

  研制都是为特定工程任务(主要是国防)服务,不能形成批量生产的教训,决定放弃单纯追求提高运算速度的技术政策,确定了发展系列机的方针,提出联合研制小、中、大三个系列计算机的任务,以中小型机为主,着力普及和运用。7301会议在我国计算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确定了把发展系列机作为当前发展方向。会议结束后,四机部立即着手组织DJS-100系列和DJS-200系列计算机的研制工作。由于这次会议,直接导致了70年代中到80年代初我国计算机工业的初步形成。748工程。1974年8月,四机部召开了计算机工作会议,在会上四机部、一机部、中国科学院、新华社、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联合提出“关于研制汉字信息处理工程”的建议,命名为“748工程”,并通过国家计委批准立项。748工程,即汉字信息处理系统,整个工程包括:汉字通信、汉字情报检索和汉字精密照排。1974年被列入国家发展规划。748工程小组研制成功了精密型汉字印刷照排系统——方正系统和华光系统。这是在1979年7月27日,中国人首次利用自己研发的汉字照排系统输出了报纸样张,这意味着我国自行设计的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主体工程研制成功。1985年5月,激光照排Ⅱ型机通过国家级鉴定,成为我国第一个实用照排系统,获得1986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金牌、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项具有革命性的新技术被中国

  计算机界称为是“中国告别铅与火的技术革命”,748工程科研集体也被称之为“当代毕升”,其中计算机专家王选院士更是功不可沫。目前,国产照排系统占领我国报纸编辑排版市场的99%,并且出口海外。748工程小组同时也研制成功了微型机汉字操作系统、汉字数据库系统、汉字工具软件、汉字全文检索系统以及汉字输入、输出设备,形成了汉字信息处理产业。到今天,这一产业仍然是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史上最灿烂的一页。

  五、第四代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80年代中期至今年代中期至今)算机研制

  1.中国微机产业的高速发展和国外一样,我国第四代计算机研制也是从微机开始的。这个时期已十改革开放几年后了,全国上下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改革开放的热潮也把正在重振雄风的中国电脑业,一下子推向了市场竞争的最前沿。虽然早在1977年,清华大学等单位就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微型电脑DJS050,但由于技术落后,微处理器(CPU)用31块集成电路拼装而成,一直没能大批生产。1980年初我国不少单位也开始采用Z80,X86和M6800芯片研制微机。1984年,国家计算机工业总局副局长王之,委派卢明等一批青年技术专家在原电子工业部六所、738厂、国中计算机服务公司的共同支持下开发出与IBMPC兼容的“长城0520CH”微型计算机。并由13家工厂生产,首次产量突破万

  台,标志着中国微型计算机事业从科研迈入了产业化的进程,是中国计算机产业跨入市场的第一步。这台电脑,不仅是我国第一台商品化个人电脑,而且还催生了一个新兴的电脑产业,中国微机产业的高速发展从此开始。王之、卢明等人率先“下海”组建长城电脑公司,批量生产长城0520CH,年产量很快超过万台,为普及电脑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今后的时间里,长城更是在我国的微机发展中起到了决定的作用,连续创下了多个第一。1987年,第一台国产的286微机——长城286正式推出;1988年,第一台国产386微机——长城386推出;1990年,长城486计算机问世。现今中国电脑业的龙头老大——联想也是在那个时期发展起来的。1984年,中国电脑的发源地,也组建了一家“中科院计算所公司”,这就是后来更名为“联想”的企业集团。“联想”领头人柳传志带领11名员工艰苦创业,从生产汉卡开始,继而转向研制高质量的个人电脑,步步紧跟着电脑更新换代的世界潮流——联想386、联想486,直到发展为奔腾系列的联想电脑产品。1995年5月6日这看似平常的一天,联想第100万台电脑下线;第二年,联想电脑击败了国外品牌机的竞争,稳居国内市场第一名。在长城、联想的带动下,神州大地涌现出一大批电脑制造企业,四通、方正、同创、实达、浪潮……,春潮涌动,百轲争

  流,成为带动中国电脑业发展的龙头。2.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1992年国防科大研究成功银河-II周兴铭-慈云桂的学生,(慈云桂于1990年去世)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10亿次基本运算操作),银河-II是共享主存储器的四处理机向量机,其向量中央处理机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自行设计的,总体上达到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从90年代初开始,国际上采用主流的微处理机芯片研制高性能并行计算机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经过10多年努力,我国已面临对外开放的大好形势,与60~70年代相比,研制计算机的条件已有很大改变。根据国家863计划的部署,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经过分析,采取了符合技术发展趋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技术路线,以较少的人力与资金投入和较短的设计开发周期,1993年研制成功曙光一号全对称共享存储于多处理机,这是国内首次以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通用微处理器芯片和标准UNIX操作系统设计开发的并行计算6机并推向了市场。曙光一号并行机的创新实践探索了一条在改革开放条件下研制高性能计算机的路子。沿着这一技术路线,1995年国家智能机中心又推出了国内第一台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机(MPP)结构的并行机曙光1000(含36个处理机),峰值速度每秒25亿次浮点运算,实际

  运算速度上了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这一高性能台阶。曙光1000与美国Intel公司1990年推出的大规模并行机体系结构与实现技术相近,与国外的差距缩小到5年左右。1997年国防科大研制成功银河-III(周兴铭)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采用可扩展分布共享存储并行处理体系结构,130多个处理结点组成,由峰值性能为每秒130亿次浮点运算,系统综合技术达到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近几年来国外大力发展具有高扩展性与高可用性的机群系统(Cluster),这已成为高性能计算机的主流发展趋势。国家智能机中心与曙光公司于1997至1999年先后在市场上推出具有机群结构的曙光1000A,曙光2000-I,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峰值计算速度已突破每秒1000亿次浮点运算,机器规模已超过160个处理机,2000年将推出每秒浮点运算速度3000亿次的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在超级服务器的研制中,技术突破的重点集中在高速互连和易于管理、具有单一系统映

  象的机群操作系统和方便用户使用的编程及运行环境。曙光机群超级服务器的起步比国际上同类产品(如IBMRS6000SP系列)晚3~4年,但目前已能做到与IBM同步推出新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1999年9月,"神威"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研制成功并投入运行。江泽民亲笔题名"神威"。在我国国民经济伴着21世纪的曙光蓬勃发展的今天,神威以我国前所未有的优越品质和高超性能,为促进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动力源泉。神威高性能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可缩放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其峰值运算速度可高达每秒3840亿浮点结果,位居当今全世界已投入商业运行的前500位高性能计算机的第48位。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结束语:综观40多年来我国高性能通用计算机的研制历程,从103机到曙光机,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总的来讲,除了文革动乱时期外,我们的研制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下表列出每一代(其中第四代又分为几种典型

  体系结构)国内外标志性计算机推出的时间,其中国外的代表性机器为ENIAC,IBM7090,IBM360,CRAY-1,IntelParagon,IBMSP-2,国内的代表性计算机为103,109乙,150,银河-I,曙光1000,曙光2000。在计算机研制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不是推出同类型机器比国外晚几年,而是在于以下两点:(1)原始创新少,我们推出的计算机绝大多数都是参照国外机器做一些改进,几乎还没有一种被用户广泛接受的体系结构由我们自己创新发展出来。(2)研制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落后于发达国家。除了微机取得了令人自豪的产业化业绩外(但自主知识产权不多),工作站以上的高性能计算机的产业化道路还在摸索之中。

篇七: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走进我们的生活已有50多年。50余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然而,在这50年里,计算机却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回顾电脑发展的历史,并依此上溯它的起源,真令人惊叹沧海桑田的巨变;历数电脑史上的英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发明故事,将给后人留下了长久的思索和启迪。

  1.计算机发明之前的故事

  计算机,顾名思义人们发明它的初衷是计算所用,它的始祖应该是计算工具。英语里“Calculus”(计算)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既有“算法”的含义,也有肾脏或胆囊里的“结石”的意思。远古的人们用石头来计算捕获的猎物,石头就是他们的计算工具。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说,人类最早的计算工具是手指,英语单词“Dight”既表示“手指”又表示“整数数字”;而中国古人常用“结绳”来帮助记事,“结绳”当然也可以充当计算工具。石头、手指、绳子……,这些都是古人用过的“计算机”。我想这就是计算机最原始的形态。

  而再先进一点那就数我们中国古代的算盘了,还记得小时候上珠算课,总是要带一把小算盘。小时候。对于数字并不敏感,并不觉得这小东西能够运算。而是把他踩在脚下,当成滑轮,当时心里想着,要是有两个就好啦,就可以想滑冰鞋一样滑走啦。算盘,等着一些类似的物品虽然不具备当今计算机的现金原理,但是,这种物品的存在,使人类的思想更加理性,更加精确,客观。是一个先天的启蒙,正如启蒙我小时候的思想一样。这种早期的科学眼光的建立,对于后来计算机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伟大发明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科学理念的浸透,因此,若是,我们将来想要有一番成就,那么也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因为成功往往给予那些准备最充分的人。

  2.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谈了这么多,我们下面来谈谈真正算是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应是著名科学家帕斯卡发明的机械计算机。谈及此人,我的第一联想是物理中的帕斯卡定律。经过查找资料发现,这都是同一人,不仅有一种各门学科皆相同的感觉。1642年他设计并制作了一台能自动进位的加减法计算装置,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器,为以后的计算机设计提供了基本原理。

  帕斯卡1623年出生在法国一位数学家家庭,他三岁丧母,由担任着税务官的父亲拉扯他长大成人。从小,他就显示出对科学研究浓厚的兴趣。

  少年帕斯卡对他的父亲一往情深,他每天都看着年迈的父亲费力地计算税率税款,很想帮助做点事,可又怕父亲不放心。于是,未来的科学家想到了为父亲制作一台可以计算税款的机器。19岁那年,他发明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台机械计算机。

  帕斯卡的计算机是一种系列齿轮组成的装置,外形像一个长方盒子,用儿童玩具那种钥匙旋紧发条后才能转动,只能够做加法和减法。然而,即使只做加法,也有个“逢十进一”的进位问题。聪明的帕斯卡采用了一种小爪子式的棘轮装置。当定位齿轮朝9转动时,棘爪便逐渐升高;•一旦齿轮转到0,棘爪就“咔嚓”一声跌落下来,推动十位数的齿轮前进一档。

  帕斯卡发明成功后,一连制作了50台这种被人称为“帕斯卡加法器”的计算机,至少现在还有5台保存着。•比如,在法国巴黎工艺学校、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都可以看到帕斯卡计算机原型。据说在中国的故宫博物院,也保存着两台铜制的复制品,是当年外国人送给慈禧太后的礼品,“老佛爷”哪里懂得它的奥妙,只把它当成了西方的洋玩具,藏在深宫里面。

  提及此,我不禁感慨,中国与外国之间的差距,在于没有早一点具有科学的思想,以至于落后,挨打。而从现在来看,计算机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发展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让我们再回归,帕斯卡是真正的天才,他在诸多领域内都有建树。后人在介绍他时,说他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流体动力学家和概率论的创始人。凡是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一个关于液体压强性质的“帕斯卡定律”,这个定律就是他的伟大发现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甚至还是文学家,其文笔优美的散文在法国极负盛名。可惜,长期从事艰苦的研究损害了他的健康,1662年英年早逝,死时年仅39岁。他留给了世人一句至理名言:“人好比是脆弱的芦苇,但是他又是有思想的芦苇。”

  全世界“有思想的芦苇”,尤其是计算机领域的后来者,都不会忘记帕斯卡在浑沌中点燃的亮光。1971年发明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PASCAL语言,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先驱,使帕斯卡的英名长留在电脑时代里。

  在此之后便是莱布尼茨发明的新型计算机,约有1米长,•内部安装了一系列齿轮机构,除了体积较大之外,•基本原理继承于帕斯卡。•不过,莱布尼茨技高一筹,他为计算机增添了一种名叫“步进轮”的装置。步进轮是一个有9个齿的长圆柱体,9个齿依次分布于圆柱表面;旁边另有个小齿轮可以沿着轴向移动,以便逐次与步进轮啮合。每当小齿轮转动一圈,步进轮可根据它与小齿轮啮合的齿数,分别转动1/10、2/10圈……,直到9/10圈,这样一来,它就能够连续重复地做加法。

  不久,计算机又迎来了一次重大变革,因独立发明微积分而与牛顿齐名的莱布尼茨,又为计算机提出了“二进制”数的设计思路。有人说,他的想法来自于东方中国。

  大约在公元1700年左右某天,友人送给他一幅从中国带来图画,名称叫做“八卦”,是宋朝人邵雍所摹绘的一张“易图”。莱布尼茨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八卦的每一卦象,发现它们都由阳(—)•和阴(--)两种符号组合而成。他挠有兴趣地把8种卦象颠来倒去排列组合,•脑海中突然火花一闪──这不就是很有规律的二进制数字吗?•若认为阳(—)是“1”•,阴(--)是“0”,八卦恰好组成了二进制000到111共8个基本序数。正是在中国人睿智的启迪下,莱布尼茨最终悟出了二进制数之真谛。虽然莱布尼茨设计的计算机

  用的还是十进制,但他率先系统提出了二进制数的运算法则,直到今天,二进制数仍然左右着现代电脑的高速运算。

  不过我觉得,想法是否来自中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外的科学思想,已经使国家得到了发展,而中国却在其中落后,在计算机发展史上,我们不难发现,计算机在发展,而中国却不在,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会落后挨打的问题了。

  帕斯卡的计算机经由莱布尼茨的改进之后,人们又给它装上电动机以驱动机器工作,成为名符其实的“电动计算机”,并且一直使用到本世纪20年代才退出舞台。尽管帕斯卡与莱布尼茨的发明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但它们毕竟昭示着人类计算机史里的第一抹曙光。

  3.现代计算机

  现代计算机的发展之迅速,给我的感觉就是,完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从计算机发明之初,进行军事作用,到现在的计算机已经走进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计算机从当初的占据一个大房间,到现在的笔记本电脑。从当初的仅是财力雄厚的高校才能配备的起的,到现在计算机走千家万户。不得不说,计算机已经成功的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成为了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百科上对计算机的评价,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特别是互联通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996年至2009年计算机用户数量从原来的630万增长至6710万台联网计算机台数由原来的2.9万台上升至5940万台。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3.16亿无线互联网有6.7亿移动用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达1.17亿为全球第一位。

  记得老妈说过,她们那一辈还学习过计算机的编程语言,那时候计算机的程序开启可不像现在这样便捷,那么计算机的程序发展是怎样的呢。

  1.概论

  自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年问世以来,伴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计算机程序设计语吉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至今已有四代语言问世。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大量的程序设计语言被发明、被取代、被修改或组合在一起。尽管人们多次试图创造一种通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却没有一次尝试是成功的。程序设计语言正在与现代科技日益飞跃,人类的智慧在日益彰显。

  电子计算机所使用的是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数,二进制是计算机的语言的基础。计算机发明之初,人们只能降贵纡尊,用计算机的语言去命令计算机干这干那,一句话,就是写出一串串由“0”和“1”组成的指令序列交由计算机执行,这种语言,就是机器语言。使用机器语言是十分痛苦的,特别是在程序有错需要修改时,更是如此。而且,由于每台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往往各不相同,所以,在一台计算机上执行的程序,要想在另一台计算机上执行,必须另编程序,造成了重复工作。但由于使用的是针对特定型号计算机的语言,故而运算效率是所有语言中最高的。机器语言,是第一代计算机语言。

  2.汇编语言

  为了减轻使用机器语言编程的痛苦,人们进行了一种有益的改进:用一些简洁的英文字母、符号串来替代一个特定的指令的二进制串,比如,用“ADD”代表加法,“MOV”代表数据传递等等,这样一来,人们很容易读懂并理解程序在干什么,纠错及维护都变得方便了,这种程序设计语言就称为汇编语言,即第二代计算机语言。然而计算机是不认识这些符号的,这就需要一个专门的程序,专门负责将这些符号翻译成二进制数的机器语言,这种翻译程序被称为汇编程序。汇编语言同样十分依赖于机器硬件,移植性不好,

  但效率仍十分高,针对计算机特定硬件而编制的汇编语言程序,能准确发挥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和特长,程序精炼而质量高,所以至今仍是一种常用而强有力的软件开发工具。

  3.高级语言

  从最初与计算机交流的痛苦经历中,人们意识到,应该设计一种这样的语言,这种语言接近于数学语言或人的自然语言,同时又不依赖于计算机硬件,编出的程序能在所有机器上通用。第一个高级程厅设计语著诞生严50年代。当时的计算机非常昂贵,而月功量非常之少,如何有效地使用计算机足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另一方面,计算机的执行效率也是人们追求的。为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人们设计出了高级语言,用以满足用户的需求。用商级语言编写的程序需要经过翻译,计算机才能执行。虽然,程序翻译占去了一些计算机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坦是实践证明。高级语言是有效地使用汁算机与计算机执行效率之间的一个很好的折中手段。经过努力,1954年,第一个完全脱离机器硬件的高级语言—FORTRAN问世了,40多年来,共有几百种高级语言出现,有重要意义的有几十种,影响较大、使用较普遍的有FORTRAN、ALGOL、COBOL、BASIC、LISP、SNOBOL、PL/1、Pascal、C、PROLOG、Ada、C、VC、VB、Delphi、JAVA等。高级语言的发展也经历了从早期语言到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从面向过程到非过程化程序语言的过程。相应地,软件的开发也由最初的个体手工作坊式的封闭式生产,发展为产业化、流水线式的工业化生产。

  60年代中后期,软件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而软件的生产基本上是人自为战,缺乏科学规范的系统规划与测试、评估标准,其恶果是大批耗费巨资建立起来的软件系统,由于含有错误而无法使用,甚至带来巨大损失,软件给人的感觉是越来越不可靠,以致几乎没有不出错的软件。这一切,极大地震动了计算机界,史称“软件危机”。人们认识到:大型程序的编制不同于写小程序,它应该是一项新的技术,应该像处理工程一样处理软件研制的全过程。程序的设计应易于保证正确性,也便于验证正确性。1969年,提出了结构化程序

  80年代初开始,在软件设计思想上,又产生了一次革命,其成果就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在此之前的高级语言,几乎都是面向过程的,程序的执行是流水线似的,在一个模块被执行完成前,人们不能干别的事,也无法动态地改变程序的执行方向。这和人们日常处理事物的方式是不一致的,对人而言是希望发生一件事就处理一件事,也就是说,不能面向过程,而应是面向具体的应用功能,也就是对象。其方法就是软件的集成化,如同硬件的集成电路一样,生产一些通用的、封装紧密的功能模块,称之为软件集成块,它与具体应用无关,但能相互组合,完成具体的应用功能,同时又能重复使用。对使用者来说,只关心它的接口(输入量、输出量)及能实现的功能,至于如何实现的,那是它内部的事,使用者完全不用关心,C、VB、Delphi就是典型代表。高级语言的下一个发展目标是面向应用,也就是说:只需要告诉程序你要干什么,程序就能自动生成算法,自动进行处理,这就是非过程化的程序语言。

  难以想象,从原来望尘莫及的计算机,以及原来的计算机能占据一整间房间,到现在的计算机已经走进家家户户,和有了便携式的笔记本电脑。计算机真的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语言发展,都让我们有所深思。

  参考资料:360百科

  张程远

  14124072

篇八: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开篇语:从1953年1月我国成立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到今天,我国计算机科研人员已走过了近五十年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历程。从国外封锁条件下的仿制、跟踪、自主研制到改革开放形势下的与"狼"共舞,同台竞争,从面向国防建设、为两弹一星做贡献到面向市场为产业化提供技术源泉,科研工作者为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树立一个又一个永载史册的里程碑。

  一、华罗庚和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科研小组

  华罗庚教授是我国计算技术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开拓者之一。

  早在1947~1948年,华老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任访问研究员,和冯·诺依曼(J·VonNeunann)、哥尔德斯坦(H·H·Goldstime)等人交往甚密。华老在数学上的造诣和成就深受冯·诺依曼等的赞誉。当时,冯·诺依曼正在设计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冯让华老参观他的实验室,并经常和华老讨论有关的学术问题。这时,华罗庚教授的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回国后也要在中国开展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华罗庚教授1950年回国,1952年在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时,他从清华大学电机系物色了闵乃大、夏培肃和王传英三位科研人

  员在他任所长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任务就是要设计和研制中国自己的电子计算机。

  1956年春,由毛泽东主席提议,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国家制定了发展我国科学的12年远景规划,把开创我国的计算技术事业等项目列为四大紧急措施之一。华罗庚教授担任计算技术规划组组长。8月,成立了由华罗庚教授为主任的科学院计算所筹建委员会,并组织了计算机设计、程序设计和计算机方法专业训练班,并首次派出一批科技人员赴苏联实习和考察。

  同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我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二、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8-1964年)

  我国的计算机制造工业起步于五十年代中期。1957年下半年,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正式开始了计算机的研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和北京有线电厂(原738厂)共同承担。在那个独特的历史年代里,闵大可教授率队赴苏考察。根据(前)苏联提供的M-3机设计图纸经局部修改,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中科院计算所等单位完成了我国第一台小型电脑。1958年6月,该电子计算机安装调试,8月1日该机可以表演短程序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为纪念这个日子,该机定名为八一型数字电子计算机。后改名为103型计算机(即DJS-1型),共生产36台。103机,字长31位,内存容量为

  1024字节,当时运算速度只有每秒几十次,后来安装了自行研制的磁心存储器,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3000次。

  作为建国10周年献礼,他们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脑104机。1958年5月我国开始了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4机)研制,以(前)苏联当时正在研制的БЭСМ-II计算机为蓝本,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帮助下,中科院计算所、四机部、七机部和部队的科研人员与738厂密切配合,1959年国庆节前完成了研制任务。于该机共有4200个电子管,4000个晶体二极管,由22个机柜组成,它的字长39位,每秒运行1万次,1959年建国十周年前夕通过试运算,共生产7台。至此,中国的大地上有了第一台自己的通用电子计算机,并且其主要技术指标均超过了当时日本计算机,与同期英国已开发的最快的计算机相比也毫不逊色。

  103和104机都属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它们的相继推出,标志着我国初生的电脑事业蹒跚起步,并为我国解决了大量过去无法计算的经济和国防等领域的难题。填补了我国计算机技术的空白,是我国计算机工业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在研制104机同时,夏培肃院士领导的科研小组首次自行设计于1960年4月研制成功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该机字长32位,内存容量为1024字节,有加减乘除等16条指令,主要用于弹道计算。

  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

  119机研制成功,平均浮点运算速度每秒5万次,参加119机研制的科研人员约有250人,有十几个单位参与协作。

  我国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在原子弹(104机)和氢弹(119机)研制中发挥了作用。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政策,我国开始研制只能采取"全部采用国产器材,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的技术路线,119机花了五年才研制成功说明在当时条件下一切从头做起研制大型计算机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我国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研制的主要推动力是军事应用,民用计算机的需求还不很强烈。高技术往往首先在军事上得到应用,但高技术的普及推广和产业的形成要借助大量民用需求的拉动。这一点被世界各国高技术发展历史所证明,我国计算机产业发展历程也是如此。

  在这期间,1961年,由南京大学徐家福、北京大学杨芙清等人撰写的《程序设计》一书问世,这是一本我国早期有代表性的计算机高级语言通用教材。

  我国电子计算机研制起步比美国整整晚一代。当国际上致力于第二代计算机产品时(1959~1964年),我们正在研制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三、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研制(1965-1972年)

  我国在研制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的同时,已开始研制晶体管计算机。

  60年代到70年代末在我国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西方大国对我国实行封锁,中苏关系恶化,迫使我国的主要科研活动多以国防和军工产品的研制开发为主,三年自然灾害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几近崩溃的边缘,但是我国第一代计算机科研人员,以“自力更生”为指导方针,以军事应用为目标,以研制大、小型计算机为方向,中、在“从2零到一”的起点上实现了新的跨越。

篇九: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

  计算机发展史给我的启示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高速的信息时代,“地球村”这个词早已不是新概念,我们现在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而这些,归根结底是托了计算机的福了。计算机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引领了一个新的时代。我很早接触计算机,但没想过了解它的发展史,更别提重大启示了,今天就简单的写点吧。最早的计算机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中国人发明的,就是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在某些运算上使用算盘甚至比现代计算机还要快捷,在此我要歌颂一下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直到17世纪,计算设备才有了第二次重要的进步,1645年,法国人BlaisePascal发明了自动进位加法器,这项技术在现在看来很笨拙,但是他对计算设备来说是有本质突破的,从手动到自动了。这时我就要批评一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了,从发明了算盘开始这么多年为什么不想想怎样改进呢,我想这么多年来肯定有很多古人也想过怎样让设备自己计算,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放弃了,实在是可惜啊!如果这些古人坚持下去的话,凭我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没准我们早就有了自己的计算机核心技术了,也不用受微软的气了。所以,尽管只是我的假设,我想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总要保持一个不断积极向上发展的心,有了目标就要为之努力

  下去,不能轻言放弃!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长期被神权压抑的创造力得到空前释放。其中制造一台能帮助人进行计算的机器,就是最耀眼的思想火花之一。当时无数伟大的科学家为了这一目标努力着,但是局限于当时科学技术整体的不成熟,所以他们都失败了,但是正是得益于他们的探索,使“计算机”这个新兴思想得以保存并不断发展至今,使后人受益。所以,当我们感叹成功者的智慧时,也不能忘了这些探索者们的辛勤。而给我启示更多的是这个世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世界,计算机在当时没有发展起来,也许并不是研究计算机的科学家的思想不够成熟,而是与计算机关联的技术领域还不成熟。就像人们探测到了地底一万里有巨大宝藏,但是没有工具能让我们一下就到了埋宝藏的地方,所以只能用铲子挖,等有了挖掘机时用挖掘机挖。科学发展是这样的,整个社会也是这样的,事物与事物,人与人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所以一个人在精神上可以独立,但在性格上不能孤立,要敞开心胸欣然接受一切新鲜事物,就一定会从中受益,给自己的成功加一份保证。最后,我想说的是近年来计算机系统的发展,我记得我最开始接触计算机用的是window98系统,后来用windowxp,现在用的是win7,这些技术全掌握在微软的手里,盖茨能成为首富,其中不乏中国人的支持啊,但是没办法,技术

  就是在人家手里,我们想用只能花钱买,还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只能处于被动的位置,这又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啊。我想今后我一定要在计算机系统开发这个领域做出成绩,开发出中国自己的系统,比微软做的更好的系统,让大家都用我们的,我们也收知识产权费,为我们国家争口气!

篇十: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

  从1951年起他们先后聚集国内外相近领域人才加入到计算机事业的行列中放在当时他们领导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和物理所尤其是从国外回来的教授工程师和博士其中包括国际电路网络权威闵乃大教授在美国公司有多年实践经验的范新弼博士在丹麦公司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吴几康工程师以及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夏培肃博士和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蒋士騛博士并且积极推动将发展计算机列入12年发展规划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目录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2)一.研制水平(2)1.简介(2)2.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2)3.由红旗到119机(4)4.集成电路计算机150(4)二.产业、市场和使用(6)1.简介(6)2.人才培养和市场(6)3.“中国芯”的崛起与不足(7)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一.研制水平1.简介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以来,与计算机最邻近领域的数学和物理界的共和国泰斗:世界数学大师华罗庚教授和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钱三强教授,就十分关注这一新技术如何在国内发展。从1951年起,他们先后聚集国内外相近领域人才加入到计算机事业的行列中(放在当时他们领导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和物理所),尤其是从国外回来的教授、工程师和博士,其中包括国际电路网络权威闵乃大教授、在美国公司有多年实践经验的范新弼博士、在丹麦公司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吴几康工程师以及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夏培肃博士和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蒋士騛博士,并且积极推动将发展计算机列入12年发展规划。2.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1956年3月,由闵乃大教授、胡世华教授、徐献瑜教授、张效祥教授、吴几康副研究员和北大的党政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主办的“计算技术发展道路”国际会议。这次参会为我国制定12

  年规划的计算机部分作技术准备。随后在制定的12年规划中确定中国要研制计算机,并批准中国科学院成立计算技术、半导体、电子学及自动化四个研究所。当时的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由中国科学院、总参三部、国防五院(七机部)、二机部十局(四机部)四个单位联合成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相应成立了计算数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为了迅速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这三个方面联合举办了第一届计算机和第一届计算数学训练班。计算数学训练班的学生有幸听到了刚刚归国的国际控制论权威钱学森教授以及在美国有3~4年编程经验的董铁宝教授(他当时是国内唯一真正直接接触过计算机多年的学者)的讲课.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由七机部张梓昌高级工程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定点32二进制位,每秒2500次)在1958年交付使用。随后,由总参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104机(浮点40二进制位,每秒1万次)在1959年也交付使用。国际历史说明,发展计算机首先是为国防服务,中国也不例外。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中国发展民用计算机的同时,1958年,北京大学教授张世龙领导的包括当时还是学生的王选在内的北大师生与空军合作,自行设计研制了数字电子计算机“北京一号”,并交付空军使用。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还亲自到北京大学北阁“北京一号”机房参观了该台机器。在完成“北京一号”之后,张世龙带领包括王选和许卓群在内的北大师生,立即投入到北大自行设计“红旗”的研制工作中。当时设定的目标比前苏联专家帮助研制的104机还高。

  3.由红旗到119机1962年,“红旗”也开始试算成功,但由于搬迁和“文革”的干扰,搬迁后未能恢复和继续。1958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系柳克俊的领导下,与海军合作自行设计的“901”海军计算机交付海军使用。在哈军工海军系康继昌的领导下,与空军合作自行设计的“东风113”空军机载计算机也交付空军使用。随后,柳克俊领衔研制的国产晶体管军用计算机1961年也交付海军使用。

  这些是中国人民响应中央号召,自力更生、努力拼搏做出的第一批代表中国人掌握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成果,它证明了中国人民有能力发展中国自己的全部国产化的计算机事业。

  1964年,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吴几康、范新弼领导下自行设计的119机也交付使用。这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电子管大型通用计算机。也是世界上最快的电子管计算机。在119机上建立的、由董蕴美带领自行设计的实用的编译系统是在1965年交付使用(Algol型)的,并且后来移植到109丙机上。

  4.集成电路计算机150为了发展我国“两弹一星”工程,1967年由蒋士騛领衔自行设计了一台专为“两弹一星”服务(两台分别安装在二机部供核弹研究用和七机部供火箭研究用)的计算机——109丙机交付使用,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长达15年,被誉为“功勋计算机”,是中国第一台具有分时、中断系统和管理程序的计算机,同时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管理程序就是在它上面建立的。虽然我国自行设计研制了多种型号的计算机,但运算速度一直未能突破百万次大关。直到1973年,北京大学与“738厂”联合研制的集成电路计算机150的问世,使我国拥有了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也是中国第一台配有多道程序和自行设计的操作系统的计算机。该操作系统由北京大学教授杨芙清领衔研制,这是国内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操作系统。1973年3月,在全国实际研制目标200万~500万次不能满足中国飞行体设计的计算流体力学需要的情况下,当时的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根据飞行体设计的需要,要求中科院计算所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一亿次高性能巨型机,80年代完成十亿次和百亿次高性能巨型机,并且指出必须考虑并行计算的道路。中科院计算所根据国防情报所和计算所情报室提供的国际上公开的材料,分析国际上在1970年前后美国研制成功的高性能巨型机的优缺点之后,1973年5月提出全部国产化一亿次高性能巨型机(20M低功耗ECL电路-四条流水线)及其模型机的可行方案。由于“四人帮”等的干扰破坏,及“文革”后数不

  清“走马灯”式良莠不齐的干部班子,模型机757向量计算机1984年才投入使用。虽然巨型机的关键技术——由沈亚城负责的20M低功耗ECL电路的集成电路芯片在1979年也研制投片成功,但是全部国产化一亿次高性能巨型机因任务变动而停止。

  二.产业、市场和使用1.简介不仅上述中国早期计算机的研制和批量生产离不开他们,而且他们也独立设计和研制过一些成批生产的计算机,尤其在人造卫星地面系统(如320计算机及舰上718计算机)及其他军工任务上,都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研究工作的重点在技术和工艺上,中国自力更生全部国产化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事业,中科院物理所对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历史贡献也是功不可没。2.人才培养和市场发展计算机事业离不开人才培养,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和哈军工,在组织教师和学生动手研制计算机进行实践、培养人才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成绩。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小组是1957年在中科院计算所成立的。20世纪50至70年代,它承担了中科院计算所代表性的计算机的系统结构设计任务。20世纪60年代,中国编译系统的带头人当时都是年轻人,操作系统的带头人当时也都是年轻人.软件正确性设计是近20多年国际上所十分关注的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理论价值的重大问题,我国领军人何积丰院士、周巢尘院士已经是国际上知名的佼佼者,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的计算机,几乎全部都使用进口元器件、进口部件。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数千万甚至上亿个晶体管逐渐能够集成在一个芯片上。20世纪80年代及其之后得到迅速发展的计算机只有普通个人使用的微机(PC机)及超强的微机,后者可以构成服务器或者并行处理的高性能计算机。其他各式各样的计算机(包括超级中小型计算机在内)由于性能价格比无法与微机竞争就自然逐渐消失了。虽然如此,国内在这段过渡时期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而研制的

  各种机型都是有贡献的国内最早计算机产业是一个产业链。软件发展依赖于整机和应用需求的发展,整机的发展依赖于芯片、部件及需求的发展,芯片的发展依赖于“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发展,这里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是指集成电路生产线的三大部分,即大底座、中间层和顶层。

  3.“中国芯”的崛起与不足21世纪以来,李德磊的方舟、胡伟武负责的龙芯以及多思、国安等“中国芯”不断涌现,计算机产业链国产化又前进了一大步。当前或者未来将出现的众多的“中国芯”的共同点,都是“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一个应用,也就是说,其水平仍然是依赖于外国集成电路生产线水平和外国政府批准向中国出口的集成电路生产线的水平,仍然受制于人。众多不同的“中国芯”的重要差别是在系统结构设计或高速低功耗电路等的设计上,有没有重大创新、重大突破。在系统结构设计或高速低功耗电路上的重大创新能力取决于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尽管能设计“中国芯”的人或公司越来越多,但是能设计“中国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人。如果中国不能制造中国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那么无论有多少种“中国芯”,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和PC机的发展水平就必然还是取决于美国“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发展水平及美国政府允许向中国出口的水平。现实的道路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独立研究相结合。建立完全自主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应该是国家急需解决的重点中的重点。早在1965年,半导体所王守觉就开始研制从逻辑图到掩模板的自动形成系统“图形发生器”,这项研究比美国还早,由于“文革”破坏而中断了三年,1971年初研制成功,反而比美国已晚了一年多。以上历史说明,中国人的独立研究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如何既能使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发展都能建立在国际最高水平上的发展,又能确保国家安全,这不仅仅是一个计算机产业链的问题,应该是许多产业链共同存在的问题。结论中国半个世纪电子数字计算机事业的领路人是在两位共和国功勋

  科学家华罗庚和钱三强关注下的一个群体。在他们的领导下,中国的信息产业在飞速发展着;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经济也会得到应有的发展,有更多的中国型的信息界人才走向世界,同时,为我国赢得更多声誉,提升我国的地位;在这里,谨代表个人预祝中国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中国飞速发展.

篇十一: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

P>  目

  录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2一.研制水平......................................................21.简介............................................................22.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23.由红旗到119机.............................................34.集成电路计算机150.......................................3二.产业、市场和使用.........................................41.简介............................................................42.人才培养和市场............................................43.“中国芯”的崛起与不足...................................5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一.研制水平研制水平1.简介简介

  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以来,与计算机最邻近领域的数学和物理界的共和国泰斗:世界数学大师华罗庚教授和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钱三强教授,就十分关注这一新技术如何在国内发展。从1951年起,他们先后聚集国内外相近领域人才加入到计算机事业的行列中(放在当时他们领导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和物理所),尤其是从国外回来的教授、工程师和博士,其中包括国际电路网络权威闵乃大教授、在美国公司有多年实践经验的范新弼博士、在丹麦公司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吴几康工程师以及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夏培肃博士和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蒋士騛博士,并且积极推动将发展计算机列入12年发展规划。

  2.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

  1956年3月,由闵乃大教授、胡世华教授、徐献瑜教授、张效祥教授、吴几康副研究员和北大的党政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主办的“计算技术发展道路”国际会议。这次参会为我国制定12年规划的计算机部分作技术准备。随后在制定的12年规划中确定中国要研制计算机,并批准中国科学院成立计算技术、半导体、电子学及自动化四个研究所。当时的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由中国科学院、总参三部、国防五院(七机部)、二机部十局(四机部)四个单位联合成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相应成立了计算数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为了迅速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这三个方面联合举办了第一届计算机和第一届计算数学训练班。计算数学训练班的学生有幸听到了刚刚归国的国际控制论权威钱学森教授以及在美国有3~4年编程经验的董铁宝教授(他当时是国内唯一真正直接接触过计算机多年的学者)的讲课.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由七机部张梓昌高级工程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定点32二进制位,每秒2500次)在1958年交付使用。随后,由总参张效祥教授领

  2

  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104机(浮点40二进制位,每秒1万次)在1959年也交付使用。国际历史说明,发展计算机首先是为国防服务,中国也不例外。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中国发展民用计算机的同时,1958年,北京大学教授张世龙领导的包括当时还是学生的王选在内的北大师生与空军合作,自行设计研制了数字电子计算机“北京一号”,并交付空军使用。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还亲自到北京大学北阁“北京一号”机房参观了该台机器。在完成“北京一号”之后,张世龙带领包括王选和许卓群在内的北大师生,立即投入到北大自行设计“红旗”的研制工作中。当时设定的目标比前苏联专家帮助研制的104机还高。

  3.由红旗到119机由红旗到

  1962年,“红旗”也开始试算成功,但由于搬迁和“文革”的干扰,搬迁后未能恢复和继续。1958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系柳克俊的领导下,与海军合作自行设计的“901”海军计算机交付海军使用。在哈军工海军系康继昌的领导下,与空军合作自行设计的“东风113”空军机载计算机也交付空军使用。随后,柳克俊领衔研制的国产晶体管军用计算机1961年也交付海军使用。这些是中国人民响应中央号召,自力更生、努力拼搏做出的第一批代表中国人掌握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成果,它证明了中国人民有能力发展中国自己的全部国产化的计算机事业。1964年,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吴几康、范新弼领导下自行设计的119机也交付使用。这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电子管大型通用计算机。也是世界上最快的电子管计算机。在119机上建立的、由董蕴美带领自行设计的实用的编译系统是在1965年交付使用(Algol型)的,并且后来移植到109丙机上。

  4.集成电路计算机150集成电路计算机

  为了发展我国“两弹一星”工程,1967年由蒋士騛领衔自行设计了一台专为“两弹一星”服务(两台分别安装在二机部供核弹研究用和七机部供火箭研究用)的计算机——109丙机交付使用,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长达15年,被誉为“功勋计算机”,是中国第一台具有分时、中断系统和管理程序的计算机,同时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管理程序就是在它上面建立的。

  3

  虽然我国自行设计研制了多种型号的计算机,但运算速度一直未能突破百万次大关。直到1973年,北京大学与“738厂”联合研制的集成电路计算机150的问世,使我国拥有了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也是中国第一台配有多道程序和自行设计的操作系统的计算机。该操作系统由北京大学教授杨芙清领衔研制,这是国内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操作系统。1973年3月,在全国实际研制目标200万~500万次不能满足中国飞行体设计的计算流体力学需要的情况下,当时的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根据飞行体设计的需要,要求中科院计算所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一亿次高性能巨型机,80年代完成十亿次和百亿次高性能巨型机,并且指出必须考虑并行计算的道路。中科院计算所根据国防情报所和计算所情报室提供的国际上公开的材料,分析国际上在1970年前后美国研制成功的高性能巨型机的优缺点之后,1973年5月提出全部国产化一亿次高性能巨型机(20M低功耗ECL电路-四条流水线)及其模型机的可行方案。由于“四人帮”等的干扰破坏,及“文革”后数不清“走马灯”式良莠不齐的干部班子,模型机757向量计算机1984年才投入使用。虽然巨型机的关键技术——由沈亚城负责的20M低功耗ECL电路的集成电路芯片在1979年也研制投片成功,但是全部国产化一亿次高性能巨型机因任务变动而停止。

  产业、二.产业、市场和使用产业1.简介简介

  不仅上述中国早期计算机的研制和批量生产离不开他们,而且他们也独立设计和研制过一些成批生产的计算机,尤其在人造卫星地面系统(如320计算机及舰上718计算机)及其他军工任务上,都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研究工作的重点在技术和工艺上,中国自力更生全部国产化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事业,中科院物理所对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历史贡献也是功不可没。

  2.人才培养和市场人才培养和市场人才培养

  发展计算机事业离不开人才培养,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和哈军工,在组织教师和学生动手研制计算机进行实践、培养人才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成绩。

  4

  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小组是1957年在中科院计算所成立的。世纪5020至70年代,它承担了中科院计算所代表性的计算机的系统结构设计任务。20世纪60年代,中国编译系统的带头人当时都是年轻人,操作系统的带头人当时也都是年轻人.软件正确性设计是近20多年国际上所十分关注的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理论价值的重大问题,我国领军人何积丰院士、周巢尘院士已经是国际上知名的佼佼者,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的计算机,几乎全部都使用进口元器件、进口部件。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数千万甚至上亿个晶体管逐渐能够集成在一个芯片上。20世纪80年代及其之后得到迅速发展的计算机只有普通个人使用的微机(PC机)及超强的微机,后者可以构成服务器或者并行处理的高性能计算机。其他各式各样的计算机(包括超级中小型计算机在内)由于性能价格比无法与微机竞争就自然逐渐消失了。虽然如此,国内在这段过渡时期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而研制的各种机型都是有贡献的国内最早计算机产业是一个产业链。软件发展依赖于整机和应用需求的发展,整机的发展依赖于芯片、部件及需求的发展,芯片的发展依赖于“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发展,这里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是指集成电路生产线的三大部分,即大底座、中间层和顶层。

  3.“中国芯的崛起与不足中国芯”的崛起与不足中国芯

  21世纪以来,李德磊的方舟、胡伟武负责的龙芯以及多思、国安等“中国芯”不断涌现,计算机产业链国产化又前进了一大步。当前或者未来将出现的众多的“中国芯”的共同点,都是“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一个应用,也就是说,其水平仍然是依赖于外国集成电路生产线水平和外国政府批准向中国出口的集成电路生产线的水平,仍然受制于人。众多不同的“中国芯”的重要差别是在系统结构设计或高速低功耗电路等的设计上,有没有重大创新、重大突破。在系统结构设计或高速低功耗电路上的重大创新能力取决于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尽管能设计“中国芯”的人或公司越来越多,但是能设计“中国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人。如果中国不能制造中国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那么无论有多少种“中国芯”,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和PC机的发展水平就必然还是取决于美国“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发展水平及美国政府允许向中国出口的水平。现实的道路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独立研究相结合。建立完全自主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应该是国家急需解决的重点中的重点。早在1965年,半导体所王守觉就开始研制从逻辑图到掩模板的自动形成系统“图形发生器”,这项研究比美国还早,由于“文革”破

  5

  坏而中断了三年,1971年初研制成功,反而比美国已晚了一年多。以上历史说明,中国人的独立研究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如何既能使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发展都能建立在国际最高水平上的发展,又能确保国家安全,这不仅仅是一个计算机产业链的问题,应该是许多产业链共同存在的问题。

  结论

  中国半个世纪电子数字计算机事业的领路人是在两位共和国功勋科学家华罗庚和钱三强关注下的一个群体。在他们的领导下,中国的信息产业在飞速发展着;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经济也会得到应有的发展,有更多的中国型的信息界人才走向世界,同时,为我国赢得更多声誉,提升我国的地位;在这里,谨代表个人预祝中国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中国飞速发展.

  6

篇十二: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

P>  《ACM图灵奖(1966-1999)---计算机发展史的缩影》读后感

  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不得不说是世界发展的里程碑,在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计算机的作

  用是无可比拟的.我曾经看了一本书,《ACM图灵奖(1966-1999)――计算机发展史的缩影》,看了之后收

  获不少,太震撼了!里面提到的很多科学家,为计算机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获得过被誉为计算机界Nobel奖一一ACM图灵奖的20世纪40位计算机科学家,正是影响计算机科

  学技术发展最有影响的杰出代表。《ACM图灵奖(1966—1999)――计算机发展史的缩影》一书,逐一对

  历届图灵奖得主的生平、研究成果、科研和工作风格、创新思想、论着等做了详细介绍,并配有相应人

  物、事件的历史照片。附录中还有“计算技术发展大事记”等。这本书所介绍的

  40

  位图灵奖获得者当中,有不少人的工作对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明斯基与麦

  卡锡共同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巴赫曼主持设计与开发了最早的网状数据库管理系统,并

  推动与促成了数据库标准的制定;巴克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FORTRAN

  之后又首次提出了元语言“巴克斯范式”BNF科德首次明确而清晰地为数据库系统提出了关系模型;汤

  普森和里奇设计、开发了应用广泛和影响深远的操作系统

  MNIX和程序设计语言C;科克因

  主持IBM801项目而成为RISC概念的首创者,今天RISC技术已成为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主流技术;萨瑟

  兰开发成功着名的Skeichpad系统,奠定了他作为“计算机图形学之父”的基础;布鲁克斯主持与领导

  了被称为人类从原子能时代进入信息时代标志的

  IBM360系列计算机的开发工作。????

  这些计算机科学技术界的佼佼者提出的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设想或思路对生产技术的进步、人才

  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比如,威尔克斯在1967年预见到硬件和软件的结合,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结构的

  重要作用,甚至谈到可移植性问题,而当时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概念尚未正式提出;

  巴克斯最

  早提出了归约的概念,这使变元的概念不复存在,所有的计算目标都通过计算获得;霍尔在基于时态逻

  辑的逻辑型混合计算模型中引入了时段和切变的概念;

  科克认为对计算机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

  是算法、编译器和机器组织,其中算法的改进是最重要的;而克努特的宏篇巨着《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艺

  术》,曾被誉为计算机科学工作者的《圣经》,甚至有人认为其作用和地位可与数学史上欧几里得的《几

  何学原理》相媲美。??通过对20世纪下半叶有代表性计算机科学家的介绍,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计算机体系结构、程序设计语言、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和编译程序、

  数据

  库技术、计算机复杂性理论、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计算机科学技术主要分支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概况。

  我印象最深的是IBM360系列计算机的总设计师和总指挥弗雷德里克.布鲁克斯.20世纪最后一年也就是1999年的图灵奖授予了年已69岁的资深计算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

  布鲁克斯(FrederickPhillipsBrooks,Jr.)。布鲁克斯这个名字在中国知者不多,但在美国却是大名鼎鼎的,

  因为他在20世纪60年代只有29岁时就主持与领导了被称为人类从原子能时代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的

  IBM/360系列计算机的开发工作,取得辉煌成功,从而名噪一时。以后他作为硬件和软件的双重专家和出

  色的教育家始终活跃在计算机舞台上,在计算机技术的诸多领域中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某种意义上

  说,对于布鲁克斯而言,图灵奖是一个“迟到的荣誉”。

  布鲁克斯1931年4月19日生于北卡罗莱纳州的杜哈姆(Durham),是一名医生的儿子。1944年艾肯

  设计的MARKI由IBM生产出来以后,有杂志加以介绍。当时才13岁的布鲁克斯读了以后就产生极大的

  兴趣,并开始收集老式的商用计算装置。他参加了所在中学的无线电俱乐部和电子工程俱乐部,成为一

  名积极分子。假期,他用铅皮做成烟管卖给烟农烤烟叶(他家乡是产烟区)。1953年从杜克大学毕业,取

  得物理学士学位以后,进入哈佛大学深造,师从他从小仰慕的艾肯,1955年取得硕士学位,1956年取

  得博士学位。值得指出的是,布鲁克斯取得的是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学位,是一位“正宗”的计算机博士,

  是世界上第一批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少数学者之一。他的博士论文课题为“自动数据处理系统的

  分析设计”(TheAnalyticDesignofAutomaticDataProcessingSystem)。从博士论文开始,布鲁克斯的一

  生就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哈佛取得博士学位以后,布鲁克斯进入IBM公司设立在纽约波凯普西

  (Poughkeepsie,NewYork)的实验室当工程师。这个实验室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一直是IBM开发

  计算机的中心。布鲁克斯在这里参加了Harvest和STRETC计算机的开发,任体系结构设计师。这两个

  型号的计算机引入了一系列新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有很大影响,尤其是

  STRETC计算机,当前已成标准的8个二进制位的“字节”(byte)就是由布霍尔兹

  (WernerBucholz)提出,在STRETC上首次采用的。STEETC还首创先行控制方式,最多可重叠执行6

  条连续的指令,后来被发展成流水线方式,因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流水线计算机。流水线概念的

  提出者是阿姆达尔(GeneAmdahl,他后来离开IBM创办了着名的Amdahl公司),由科克

  (JohnCocke,1987年图灵奖获得者)和考尔斯基(HarwoodKolsky)协助在360上实现。STRETC共生产

  9台。在1965年CDC660问世以前,是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Harvest则是IBM在STRETCH的基

篇十三: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

P>  《ACM图灵奖(1966-1999)---计算机发展史的缩影》读后感

  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不得不说是世界发展的里程碑,在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计算机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我曾经看了一本书,《ACM图灵奖(1966―1999)――计算机发展史的缩影》,看了之后收获不少,太震撼了!里面提到的很多科学家,为计算机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获得过被誉为计算机界Nobel奖――ACM图灵奖的20世纪40位计算机科学家,正是影响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最有影响的杰出代表。《ACM图灵奖(1966―1999)――计算机发展史的缩影》一书,逐一对历届图灵奖得主的生平、研究成果、科研和工作风格、创新思想、论着等做了详细介绍,并配有相应人物、事件的历史照片。附录中还有“计算技术发展大事记”等。这本书所介绍的40位图灵奖获得者当中,有不少人的工作对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明斯基与麦卡锡共同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巴赫曼主持设计与开发了最早的网状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推动与促成了数据库标准的制定;巴克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高级程序设计语言FORTRAN,之后又首次提出了元语言“巴克斯范式”BNF;科德首次明确而清晰地为数据库系统提出了关系模型;汤普森和里奇设计、开发了应用广泛和影响深远的操作系统MNIX和程序设计语言C;科克因主持IBM801项目而成为RISC概念的首创者,今天RISC技术已成为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主流技术;萨瑟兰开发成功着名的Skeichpad系统,奠定了他作为“计算机图形学之父”的基础;布鲁克斯主持与领导了被称为人类从原子能时代进入信息时代标志的IBM360系列计算机的开发工作。????

  这些计算机科学技术界的佼佼者提出的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设想或思路对生产技术的进

  步、人才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比如,威尔克斯在1967年预见到硬件和软件的结合,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结构的重要作用,甚至谈到可移植性问题,而当时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概念尚未正式提出;巴克斯最早提出了归约的概念,这使变元的概念不复存在,所有的计算目标都通过计算获得;霍尔在基于时态逻辑的逻辑型混合计算模型中引入了时段和切变的概念;科克认为对计算机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算法、编译器和机器组织,其中算法的改进是最重要的;而克努特的宏篇巨着《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艺术》,曾被誉为计算机科学工作者的《圣经》,甚至有人认为其作用和地位可与数学史上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原理》相媲美。??通过对20世纪下半叶有代表性计算机科学家的介绍,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计算机体系结构、程序设计语言、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和编译程序、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复杂性理论、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计算机科学技术主要分支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概况。

  我印象最深的是IBM360系列计算机的总设计师和总指挥弗雷德里克.布鲁克斯.

  20世纪最后一年也就是1999年的图灵奖授予了年已69岁的资深计算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布鲁克斯(FrederickPhillipsBrooks,Jr.)。布鲁克斯这个名字在中国知者不多,但在美国却是大名鼎鼎的,因为他在20世纪60年代只有29岁时就主持与领导了被称为人类从原子能时代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的IBM/360系列计算机的开发工作,取得辉煌成功,从而名噪一时。以后他作为硬件和软件的双重专家和出色的教育家始终活跃在计算机舞台上,在计算机技术的诸多领域中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布鲁克斯而言,图灵奖是一个“迟到的荣誉”。

  布鲁克斯1931年4月19日生于北卡罗莱纳州的杜哈姆(Durham),是一名医生的儿子。1944年艾肯设计的MARKI由IBM生产出来以后,有杂志加以介绍。当时才13岁的布鲁克斯读了以后就产生极大的兴趣,并开始收集老式的商用计算装置。他参加了所在

  中学的无线电俱乐部和电子工程俱乐部,成为一名积极分子。假期,他用铅皮做成烟管卖给烟农烤烟叶(他家乡是产烟区)。1953年从杜克大学毕业,取得物理学士学位以后,进入哈佛大学深造,师从他从小仰慕的艾肯,1955年取得硕士学位,1956年取得博士学位。值得指出的是,布鲁克斯取得的是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学位,是一位“正宗”的计算机博士,是世界上第一批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少数学者之一。他的博士论文课题为“自动数据处理系统的分析设计”(TheAnalyticDesignofAutomaticDataProcessingSystem)。从博士论文开始,布鲁克斯的一生就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哈佛取得博士学位以后,布鲁克斯进入IBM公司设立在纽约波凯普西(Poughkeepsie,NewYork)的实验室当工程师。这个实验室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一直是IBM开发计算机的中心。布鲁克斯在这里参加了Harvest和STRETCH计算机的开发,任体系结构设计师。这两个型号的计算机引入了一系列新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有很大影响,尤其是STRETCH计算机,当前已成标准的8个二进制位的“字节”(byte)就是由布霍尔兹(WernerBucholz)提出,在STRETCH上首次采用的。STEETCH还首创先行控制方式,最多可重叠执行6条连续的指令,后来被发展成流水线方式,因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流水线计算机。流水线概念的提出者是阿姆达尔(GeneAmdahl,他后来离开IBM创办了着名的Amdahl公司),由科克(JohnCocke,1987年图灵奖获得者)和考尔斯基(HarwoodKolsky)协助在360上实现。STRETCH共生产9台。在1965年CDC6600问世以前,是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Harvest则是IBM在STRETCH的基础上,为美国国家安全局特制的,比STRETCH还大两倍。布鲁克斯在其中的创造性贡献是解决了程序中断系统的设计,以及在数据格式中出现不均匀的字符分布时如何设计其二进制代码(multicasebinarycodesfornonuniformcharacterdistributions)等问题,并从而在1957年取得了他的第一个美国专利“程序中断系统”(ProgramInterruptSystem,专

  利号3048332,与D.W.Sweenly共有),发表了他最初的两篇学术论文。其中,在程序中断系统的设计中,布鲁克斯和斯温利提出了可屏蔽中断的概念,使用户击键时字符可显示在屏幕上,而计算机的运行却不会混乱。科德(E.F.Codd,1981年图灵奖获得者)正是利用这一概念为STRETCH设计了第一个交互式多道程序操作系统的。

  1959年,布鲁克斯曾被调至IBM在约克通高地(YorktownHeights,NewYork)的研究中心工作,但第二年又重新被调回波凯普茜的实验室,因为当时IBM内部在计算机的研发方向上产生了重大的分歧。1960年时,IBM的计算机生产线上的产品是8000系列,但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其领头人是伊万斯(Robert(Bob)OvertonEvans)。伊万斯1951年就加盟IBM,曾参与或主持过IBM701、1410和7070等多种型号计算机的开发,已经积累相当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他经过认真分析,认为主要继承IBM原有技术的8000计算机,即使研制成功并上市,过不了几年,即到1964年就会丧失生命力,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因此他主张8000下马,采用新的技术开发新的计算机,尤其是要开发新的操作系统。伊万斯的意见使IBM分裂成为两派,一派支持,一派反对,而反对派的领头人正是布鲁克斯!两派的争论和对立非常尖锐,又势均力敌,因为伊万斯只是艾奥瓦州立大学电气工程系的一个本科毕业生,学历和学位没有布鲁克斯高,但资历却比他老,双方的支持者人数也差不多。以小沃森(ThomasJohnWatson,Jr.)为首的IBM决策层于1961年5月担着极大的风险最后采纳了伊万斯的意见,是年秋宣布成立一外名为SPREAD(这是“系统程序设计、研究、工程和开发”的英文SystemsProgramming,Research,EngineeringAndDevelopment的词头缩写)的委员会作为taskforce(类似于我国过去经常采用的所谓“攻关领导小组”这样一种组织),由13人组成,主席为汉斯特拉(JohnW.Haanstra),副主席为伊万斯,布鲁克斯是成员之一。作为争论中赢方的伊万斯冷静地分析了形势以后,作出了一个令人大感意外的决定,他亲自找布鲁克斯,请布鲁克斯主持日后被称为IBM/360的这个新项目。

  伊万斯这一举动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如果他自己来主持360,那末原来反对他的意见的人那一派人很难团结在他的周围,二是涉及这样重大改革与创新的项目,应该让年轻人来挑头。他自己虽然当时也只有34岁,但布鲁克斯比他小5岁,更加年轻。难能可贵的是,布鲁克斯作为争论的输方,慨然接受了伊万斯的邀请,同意负责这个他曾经反对过的项目!这个故事很像我国京剧舞台上的“将相和”(虽然无人“负荆请罪”)。伊万斯和布鲁克斯双方在这件事上所表现出来的明智、大度和勇气都十分令人钦佩和赞叹。其结果和效果就是整个IBM公司的职工果然团结起来,实现了艰难而痛苦,然而却是历史性的转变和飞跃。IBM/360的开发总投资5.5亿美元(其中硬件2亿,软件3.5亿),比美国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的投资20亿美元的四分之一还多。在研制期间,布鲁克斯率领着2000名程序员夜以继日地工作,单单360操作系统的开发就用了5000个人年。因此,当1964年4月7日,在IBM公司纪念其成立5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宣布360系列计算机的时候,小沃森完全有理由声称“这是公司历史上宣布的最重要的产品”。确实,IBM/360以其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的特点,对全世界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以至被认为是划时代的杰作。而IBM/360的推出,也使IBM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即到1966年,其资本积累就增加到45亿美元,职工总数净增6万,达到19万,成为名符其实的“兰色巨人”。到20世纪60年代末,360系列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5%,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超过了50%。各计算机生产厂商纷纷仿效360的榜样,推出各自的系列机。有的则直接采用IBM/360的操作系统,比如着名的Amdahl公司的所谓“插接兼容式”计算机(plugcompatiblecomputer)就是这样。为此,伊万斯和布鲁克斯两人常常被并称为“IBM/360之父”(fatheroftheIBMSystem/360)。

  当然,IBM/360如今早已是“昨日黄花”了。IBM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就推出了370系列替代360,以继续保持其技术上的优势。我们之所以用了一定篇幅介绍IBM/360的故

  事,是因为其中不乏让我国的企业家、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深思的一些问题。IBM/360的特点我们只简要介绍如下。它是集成电路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既便于事务处理,又便于科学计算;系列中各机型(初期,规模由小到大,功能从弱到强,包括20、30、40、50、65和75六个型号,后来扩充了25、85、91、195等型号)具有兼容性;有标准的输入输出接口和通用的输入输出设备,它们与中央处理器相对独立;软件既有兼容性又有可扩充性,从而可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的软件投资。这些特征大多都成为以后计算机设计与开发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IBM/360成功以后,布鲁克斯离开IBM回到其故乡,为北卡大学(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atChapelHill,简写UNC)创建了计算机科学系,担任该系系主任长达20年(1964-1984)。卸任以后仍在该系任教至今,因此他培养的学生很多,可谓“桃李满天下”。除了教学以外,他还致力于发展美国的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在国防等方面的应用,有许多社会兼职。1966-1970年,他是ACM全国委员会的委员;1973-1975年出任ACM体系结构委员会(所谓SIGARCH)的主席;1977-1980年布鲁克斯在美国国家研究院计算机科学技术部(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Board,NationalResearchCouncil)任职;1983-1984年他是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人工智能攻关领导小组的成员(AITaskForce,DefenceScienceBoard);1986-1987年是上述委员会另一个攻关领导小组“计算机模拟和训练”(ComputerSimulationandTrainingTaskForce)的成员;1985-1987年他担任军用软件攻关小组组长(MilitarySoftwareTaskForce)。他的研究领域除了计算机体系结构、机器语言设计、软件工程和大型项目管理以外,还包括动态体系结构的可视化(如walk-througe,即“走查”)、人机接口、交互计算机图形学等,十分广泛。20世纪70年代初,布鲁克斯和他的学生赖特(WilliamV.Wright)同生物化学系的海曼斯(JanHermans)合作,研究蛋白质折叠问题,实现了可视化分子三维结构系统。后来又与杜克大学的结晶

  学家金荪和(SunHoKim)合作,开发成功了能找到tRNA分子的原子坐标的系统,使得以前需要三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只要一个星期就可以做完。关于虚拟现实(VR-VirtualReality),涉及布鲁克斯曾参与与领导攻关的计算机模拟和训练,是他关心的重点之一,1992年3月由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主持的虚拟现实研讨会,就是由布鲁克斯等人倡议并在北卡大学召开的,这次会议对VR进行了定义并就其研究方向提出了详细建议,奠定了VR作为独立研究方向的地位。布鲁克斯在筹备及组织此次会议上作出了重要贡献。1987年布鲁克斯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他同时也是英国皇家学会和荷兰皇家科学与艺术院的外籍院士。

  布鲁克斯的着作不多,但影响都很大。1963年他和哈佛时的同学和IBM的同事艾弗森(KennethIverson,APL发明人,1979年图灵奖获得者)合着了《自动数据处理》(AutomaticDataProcessing,Wiley)一书,是该领域中最早的专着之一,1969年再版时有2个版本,其中一个专门论述在IBM/360上的数据处理的(书名为AutomaticDataProcessing,System/360Edition)。1975年,他把他历年来所写的有关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方面的文章汇集成书,书名为《神话般的人一月:有关软件工程的随笔》(TheMythicalMan-Month:EssayonSoftwareEngineering,Addison-Wesley)。由于本书是他领导IBM/360软件开发经验的结晶,内容丰富而生动,成为软件工程方面的经典之作,出版20年之后即1995年又再版了一次。在本书开头的献词中,布鲁克斯说明他一生最尊敬的两个人一是小沃森,另一就是伊万斯。在这本书中,他明确表示反对软件开发的“瀑布模型”(waterfallmodel),而主张尽量从最终用户那里获得设计思想。最后的一本专着是他与荷兰特文德理工大学(TwenteTechnicalUniversity,位于荷兰与德国接壤处的恩斯赫德)的勃劳夫教授(G.A.Blaauw)合着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概念与发展》(ComputerArchitecture:ConceptsandEvolution,Addison-Wesley,1997)。勃劳夫也是布鲁克斯在哈佛时的同学,

  后来又在IBM共事多年,曾一起开发过包括IBM/360在内的3个型号的计算机。这本书实际上是对计算机体系结构半个多世纪来的发展变化的一个全面的回顾和总结。作者在书中风趣地把整个计算机家族叫做“计算机动物园”(ComputerZoo),对其中的主要成员逐一作了剖析。除了上述学术性着作外,1995年,他与萨瑟兰(I.E.Sutherland,“计算机图形学之父”,1988年图灵奖获得者)

  等还合编了一本书,书名是EvolvingtheHighPerformanceComputingandCommunicationsInitiativetoSupportthe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由NationalAcademyPr.出版,论述了有关高性能计算机计划及信息基础设施(也就是所谓“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一系列问题。

  在这次被授予图灵奖以前,ACM在1987年曾授予布鲁克斯“杰出服务奖”(DistinguishedServiceAward),1995年曾授予他以纽厄尔(A.Newell,1975年图灵奖获得者,1992年去世)命名的Newell奖。加上这次的图灵奖,布鲁克斯成为继克努特(D.E.Knuth,1974年图灵奖获得者)之后第二位同时拥有ACM三个奖项的计算机科学家。IEEE也先后向布鲁克斯颁给三个奖项,即McDowell奖(1970)、计算机先驱奖(1982)和冯.诺伊曼奖(1993)。AFIPS在1989年授予布鲁克斯HarryGoode奖。数据处理管理协会DPMA1970年授予他“计算机科学”奖,并命名他为该年度的风云人物(ManoftheYear)。1985年布鲁克斯因在开发IBM/360上的杰出贡献而荣获全国技术奖章(NationalMedalofTechnology),同时获此殊荣的还有伊万斯和IBM的另一位功臣布洛克(ErichBlock)。物理学界的富兰克林学会(FranklinInstitute)也曾授予布鲁克斯Bower奖(BowerPrizeandAward)。

  作为一名普通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很钦佩这些科学家,在他们身上凝聚着一股力量,一股奋起拼搏的力量,我很感动.现在我能做的就是好好的把自己的专业课学好,努力为着

  自己的理想奋斗!

篇十四: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

P>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计算机网络取得了傲人的硕果,显露出中国计算机网络巨大的发展前景。这都起源于一封跨世纪的E-mail。

  1.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E-mail。1990年10月,注册登记了中国的顶级域名CN。1993年美国宣布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1994年4月20日开通了国际INTERNET的64KBPs专线连线,NCFC正式连入Internet,实现了与欧洲及北美地区的E-mail通信。这标志着计算机网络正式进入中国。1994-1995年,中国发展教育科研网,由北京中关村地区及清华、北大组成NCFC网,后又建成了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NCFC的出现极大地避免了中国的互联网络的发展出现的滞后。1995年以后,互联网渐渐被商业开发。l995年5月邮电部开通了CHINANET。l996年9月屯子部CHINAGBN开通,各地ISP(InternetServiceProvider)也纷纷开办,到l996年底北京就已经有了30多家。经国家批准的可直接与INTERNET互联的网络(称为互联网络)有四个:CSTNET,CHINANET,CERNET.及GBNET。(详见图1)

  图1从1994-1997年,中国的计算机数量以几何的方式向上增长,极大的带动了计算机网路的应用。(详见图2)中国电信预测中国的INTERNET用户在2000年时将达到一千万。

  图22.中国科技网络发展阶段中国科技网络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工程发展阶段,分别是NCFC,CASNET,cERNET,CSTNET。1989年8月26日,经过国家计委组织的世界银行贷款“NCFC”项目论证评标组的论证,中国科学院被确定为该项目的实施单位。同年11月组成了“NCFC”(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TheNationalComputingandNetworkingFacilityofChina)联合设计组。NCFC网络由四级组成,广域网,城域网(主干网),院校网,局域网。CASNET是中国科学院的全国性网络建设工程。该工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分院区域网络工程,另一部分是用远程信道将各分院区域网络及另星分布在其他城市的研究所互连到NCFC网络中心的广域网工程。CERN是“中国生态研究网”和“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信息管理”两个项目组成。中国科技网CSTNet是一个为科研、教育和政府部门服务的网络,主要提供科技数据库、成果信息服务、超级计算机服务、域名管理服务等。3.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Chinanet是邮电部门经营管理的基于Internet网络技术的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Internet)的一部分,是中国的Internet骨干网。通过Chinanet的灵活接入方式,用户可以方便地接入全球Internet,享用Chinanet

  及全球Internet上的丰富资源和各种服务,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Internet)的一部分。此外,ChinaNet还为中国电信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接入的服务名称,即公用WiFi名。目前已通达全国所有的31个省200多个城市,基本上有业务需求的城市均已配备接入设备。

  除此以外还有中科院科技网、国家教育和科研网、中国金桥网,在此就不详细说明了。

  (部分资料来自互联网,百度百科、中国的计算机网络状况、中国网络的发展史)

  13数字媒体1班

篇十五: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

P>  2002年曙光公司推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腾服务器龙腾服务器采用了龙芯1cpu采用了曙光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所联合研发的服务器专用主板采用曙光linux操作系统该服务器是国内第一台完全实现自有产权的产品在国防安全等部门将发挥重大作用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每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史,一起来了解计算机发展史吧。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59年,中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1963年,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09机研制成功。1964年,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之后推出109丙机,该机为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67年,新型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诞生。1969年,北京大学承接研制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150机。1970年,中国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时操作系统和标准汇编语言的计算机--441B-Ⅲ型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1972年,每秒运算11万次的大型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1973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1974年,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个机型先后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00万次;1976年,DJS-183、184、185、186、1804机研制成功。1977年,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机研制成功。1979年,中国研制成功每秒运算500万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HDS-9,王选用中国第一台激光照排机排出样书。

  1981年,中国研制成功的260机平均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0万次。

  1983年,"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这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84年,联想集团的前身--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中国出现第一次微机热。

  1985年,华光Ⅱ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投入生产性使用。1985年,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研制成功与IBMPC机兼容的长城0520CH微机。1986年,中华学习机投入生产。1987年,第一台国产的286微机--长城286正式推出。1988年,第一台国产386微机--长城386推出,中国发现首例计算机病毒。1990年,中国首台高智能计算机--EST/IS4260智能工作站诞生,长城486计算机问世。1991年,新华社、科技日报、经济日报正式启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1992年,中国最大的汉字字符集--6万电脑汉字字库正式建立。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出银河-II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10亿次基本运算操作),为共享主存储器的四处理机向量机,其向量中央处理机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自行设计的,总体上达到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它主要用于中期天气预报;1993年,中国第一台10亿次巨型银河计算机Ⅱ型通过鉴定。1994年,银河计算机Ⅱ型在国家气象局投入正式运行,用于天气中期预报。1995年,曙光1000大型机通过鉴定,其峰值可达每秒25亿次。曙光1000与美国Intel公司1990年推出的大规模并行机体系结构与实现技术相近,与国外的差距缩小到5年左右。1996年,国产联想电脑在国内微机市场销售量第一。

  1997年,国防科大研制成功银河-III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采用可扩展分布共享存储并行处理体系结构,由130多个处理结点组成,峰值性能为每秒130亿次浮点运算,系统综合技术达到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1998年,中国微机销量达408万台,国产占有率高达71.9%。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2001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款通用CPU--“龙芯”芯片2002年,曙光公司推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腾”服务器,龙腾服务器采用了“龙芯-1”CPU,采用了曙光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所联合研发的服务器专用主板,采用曙光LINUX操作系统,该服务器是国内第一台完全实现自有产权的产品,在国防、安全等部门将发挥重大作用。2003年,百万亿次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曙光4000L通过国家验收,再一次刷新国产超级服务器的历史纪录,使得国产高性能产业再上新台阶。

篇十六: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

P>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中国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摘要: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1979年,中国研制成功每秒运算500万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HDS-9,王选用中国第一台激光照排机排出样书

  每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史,一起来了解计算机发展史吧。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59年,中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1963年,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09机研制成功。1964年,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之后推出109丙机,该机为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67年,新型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诞生。1969年,北京大学承接研制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150机。1970年,中国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时操作系统和标准汇编语言的计算机--441B-Ⅲ型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1972年,每秒运算11万次的大型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1973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

  1974年,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个机型先后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00万次;1976年,DJS-183、184、185、186、1804机研制成功。1977年,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机研制成功。1979年,中国研制成功每秒运算500万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HDS-9,王选用中国第一台激光照排机排出样书。1981年,中国研制成功的260机平均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0万次。1983年,"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这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84年,联想集团的前身--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中国出现第一次微机热。1985年,华光Ⅱ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投入生产性使用。1985年,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研制成功与IBMPC机兼容的长城0520CH微机。1986年,中华学习机投入生产。1987年,第一台国产的286微机--长城286正式推出。1988年,第一台国产386微机--长城386推出,中国发现首例计算机病毒。1990年,中国首台高智能计算机--EST/IS4260智能工作站诞生,长城486计算机问世。1991年,新华社、科技日报、经济日报正式启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1992年,中国最大的汉字字符集--6万电脑汉字字库正式建立。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出银河-II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10亿次基本运算操作),为共享主存储器的四处理机向量机,其向量中央处理机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自行设计的,总体上达到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它主要用于中期天气预报;1993年,中国第一台10亿次巨型银河计算机Ⅱ型通过鉴定。

  .

  1994年,银河计算机Ⅱ型在国家气象局投入正式运行,用于天气中期预报。1995年,曙光1000大型机通过鉴定,其峰值可达每秒25亿次。曙光1000与美国Intel公司1990年推出的大规模并行机体系结构与实现技术相近,与国外的差距缩小到5年左右。1996年,国产联想电脑在国内微机市场销售量第一。1997年,国防科大研制成功银河-III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采用可扩展分布共享存储并行处理体系结构,由130多个处理结点组成,峰值性能为每秒130亿次浮点运算,系统综合技术达到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1998年,中国微机销量达408万台,国产占有率高达71.9%。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2001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款通用CPU--龙芯芯片2002年,曙光公司推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腾服务器,龙腾服务器采用了龙芯-1CPU,采用了曙光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所联合研发的服务器专用主板,采用曙光LINUX操作系统,该服务器是国内第一台完全实现自有产权的产品,在国防、安全等部门将发挥重大作用。2003年,百万亿次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曙光4000L通过国家验收,再一次刷新国产超级服务器的历史纪录,使得国产高性能产业再上新台阶。

  .

篇十七: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

P>  计算机小故事读后感

  【篇一:计算机小故事读后感】

  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尔电机学院,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许多来宾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这里,因为他们要参加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的揭幕典礼。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外形奇怪、浑身闪闪发光的庞然大物。它,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这个庞然大物占地面积达170平方米,重达30吨。在揭幕仪式上,“埃尼阿克”为来宾表演了它的“绝招”———分别在1秒钟内进行了5000次加法运算和500次乘法运算,这比当时最快的继电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要快1000多倍。这次完美的亮相,使得来宾们喝彩不已。然而谁又知道,在这个庞然大物诞生的过程中,有多少人为之倾注了无数的心血!战火催生的庞然大物: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尽管只有60年的时间,但它的诞生却是人...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尔电机学院,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许多来宾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这里,因为他们要参加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的揭幕典礼。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外形奇怪、浑身闪闪发光的庞然大物。它,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这个庞然大物占地面积达170平方米,重达30吨。在揭幕仪式上,“埃尼阿克”为来宾表演了它的“绝招”———分别在1秒钟内进行了5000次加法运算和500次乘法运算,这比当时最快的继电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要快1000多倍。这次完美的亮相,使得来宾们喝彩不已。然而谁又知道,在这个庞然大物诞生的过程中,有多少人为之倾注了无数的心血!战火催生的庞然大物: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尽管只有60年的时间,但它的诞生却是人类数百年努力的积累。早在17世纪,一批欧洲数学家就已开始研制计算机。1642年,为了协助担任税务局长的父亲,年仅19岁的法国数学家帕斯卡成功地制造了第一台钟表齿轮式机械计算机,但仅能做加减法运算。在此基础上,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于1678年发明了可做乘除运算的计算机。但这些机械计算机的性能过于落后,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一百多年后,英国数学家巴贝奇于1822年设计出了一种更为先进的计算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工业水平所限,巴贝奇的设计根本无法实现。

  此后一百年间,人类在电磁学、电工学、电子学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为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战爆发后,美国陆军军械部为研制和开发新型大炮,在马里兰州的阿伯丁设立了“弹道研究实验室”。极为繁重的计算任务令那里的研究人员大伤脑筋。尽管实验室雇用了200多名计算快手,还是捉襟见肘。他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计算机器,以提高工作效率。就在人们一筹莫展之时,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机学院的莫克利博士提出了试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设想。他的设想吸引了陆军军械部,他们立即要求莫尔学院拟定一份研制计划。按照科学家们的估计,制造一台电子计算机所需的经费为15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因此遭到了军方内部很多人的坚决反对。眼看研制电子计算机的计划就要夭折,美国著名数学家维伯伦博士坚定地站到了支持者的行列里,他最终说服了美国军方。经过两年多的紧张研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终于在1946年2月14日问世。而它的开发经费几经追加,最后达到48万美元。这台名为“埃尼阿克”的电子计算机,如今看来简直就是一个怪物。其内部有成千上万个电子管、二极管、电阻器等元件,电路的焊接点多达50万个;在机器表面,则布满电表、电线和指示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它的耗电量超过174千瓦小时,据说在使用时全镇的电灯都会变暗;而且它的电子管平均每隔15分钟就要烧坏一只,科学家们不得不满头大汗地不停更换。然而,“埃尼阿克”的计算速度却是手工计算的20万倍、继电器计算机的1000倍。美国军方也从中尝到了甜头,因为它计算炮弹弹道只需要3秒钟,而在此之前,则需要200人手工计算两个月。除了常规的弹道计算外,它后来还涉及诸多的科研领域,曾在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5年10月2日,“埃尼阿克”宣告“退役”后,被陈列在华盛顿的一家博物馆里。三台电子计算机竞争“世界第一”头衔:有趣的是,对于“埃尼阿克”头上的光环,多年来始终存有争议。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英国1943年研制出来的“巨人”计算机才是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只不过它直处于保密状态。直到1975年,英国当局解密了相关档案,人们才对这一内幕有所了解。原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破译德国人的一种机械式密码,英国情报机关与数学、电子学专家合作,于1943年研制出了一种大型

  电子运算装置,并称其为“巨人”机。在“巨人”机发明前,英国破译德军的高级密码需要6至8个星期,而使用“巨人”机后则仅需6至8小时,自它投入使用后,德军大量高级军事机密很快被破译,大大加快了纳粹德国败亡的进程。出于战争的需要,英国将其视为“超级机密”。据说为保守秘密,英国不惜将10台同类计算机在战后秘密销毁。不过也有人认为,“巨人”机还算不上真正的电子计算机,而是介于继电器计算机与现代电子计算机之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美籍保加利亚人、物理学家阿塔纳索夫才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者。早在1939年12月,他就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但由于当时正值二战,他没有申请专利,也没有公布资料。尽管众说纷纭,“埃尼阿克”仍然是多数人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60年前的情人节也因此被永远载入了人类发明史册。电子计算机因总统大选一夜成名:“埃尼阿克”诞生之初,由于它存在诸多缺陷,无法广泛应用。直到1951年,莫克利和埃克特在“埃尼阿克”基础上研制出了univac(通用自动计算机),电子计算机才开始从实室走向社会。不久,一件偶然事件的发生,又使其知名度迅速提高。1952年,适逢美国大选。为了对选举资料进行处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租用了univac,用来预测大选结果。选举结束后仅仅45分钟,univac就计算出艾森豪威尔将以438票的绝对优势赢得胜利。但在选举前,几乎所有的专家和媒体都预测竞选双方势均力敌。所以对于计算机的预测结果,广播公司拒绝报道。工程师们只好重新计算,但该计算机仍坚持艾森豪威尔将大获全胜。当选举结果正式揭晓后,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艾森豪威尔实际得票为442票,univac的预测只有不到1%的误差率!从此,整个世界开始对电子计算机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从那时起到今天,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它不但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而且直接引导着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毫无疑问,电子计算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如今,它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将在未来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

  【篇二:计算机小故事读后感】

  我的计算机读后感我的计算机读后感发布时间:2017-03-19《我的老师》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的《我生活的故事》中的一篇。我曾看过那本书,而今天再次读这篇文章,有了更深的感触。

  所以出身卑微是不能改变的,可以改变的是你的态度。只要你积极向上,不让出身卑微控制了你,便会成就一番大事业。我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我们应该爱护自己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一扇窗户,我们永远不要让窗户关闭。遇到任何困难和问题时都应该勇敢面对,积极想办法找到正确的途径去解决。人还要有一上进心!读完这篇文章,我才知道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吉利欧,一个12岁的孩子便能承担起养家的重任,而我也是一个11岁的孩子,不要说养家,就连学习自觉也做不到,真是太不应该。从今往后,我一定要以吉利欧为榜样,向他学习,成为老师和父母心中的好孩子。加油!我相信我一定能做到!电脑,又名计算机。是一种利用电子学原理,根据一系列指令来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机器。电脑的类型分为两种,台式电脑和笔记本。台式电脑适合家里使用,不方便出门携带。规格约在19-28寸左右。而笔记本电脑则适合出门携带,也可以在家使用,屏幕在14寸以上,比台式的要小一些。这部小说的时代背景是十九世纪后期,正是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年代,传统社会正在历经翻天覆地的新变革,金钱观和追逐私利的观念悄然滋生,英国农村也经历着这样的变革。小说的主人公苔丝便生活在这样的英国农村中。电脑主要由主机、内存条、硬盘、键盘、鼠标、显示卡六部分组成。主机,一般将放置在机箱中得电脑部件称为主机,是电脑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内存条是指cpu可以直接读取的内部存储器,主要是以芯片的形式出现。内存条又叫“主存储器”,简称“主存”。一般为条状,需要插在主板上得内存槽中才能工作。显示卡是连接显示器和pc机主板的重要原件。它是插在扩展槽里的。它主要负责把主机向显示器发出的显示信号转化为一般的电信号,使显示器能明白pc机在让它干什么。显示卡上也有存储器,叫做“显示内存”,它的数量将直接影响显示器的显示效果。硬盘,它的外观大小一般是3。5英寸。平常见到的硬盘容量从几十兆到几千兆都有。键盘和鼠标是pc机的输入设备。当敲击键盘时,被敲击的键就向pc机的主板发送一个信号。目前的键盘一般有101或106个键,有的键盘还有3个功能键。

  使用电脑首先要记住的是开机顺序,一般来讲,开机时要先开主机后开外设。常见的鼠标一般有二键式、三键式两种。一般使用两键的鼠标,如果使用三键的鼠标,则中键不常用。一遍又一遍我读着这篇文,一遍又一遍憧憬着:若干年后,我将尽情的在三尺讲台上书洒青春,会有学生在难过时找我谈话,在成功时找我分享,会在每个节日给我一个轻轻的问候,这样就足够了。那是我将自豪的说:“做一名老师很幸福!”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即eniac。eniac长30。48米,宽1米,占地面积170平米,30个操作台,约相当于10间普通房间大小,重达30吨,耗电量150千瓦/小时,造价48万美元。它包含了17468根真空管,7200根水晶二极管,1500个继电器,6000多个开关,每秒执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是继电器计算机的1000倍。但颜色比较单一。现在的计算机已经不单单是用来计算了,还可以查资料,看电影,玩游戏,上qq……重量也有30吨缩小到了1-3公斤,颜色也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像樱红色、天蓝色、黑色等等。其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而功能则越发强大起来。电脑也要合理使用,假如你只是用电脑来玩游戏,并且一玩就很长时间的话,那么电脑就会成为你视力的杀手。现在的电脑已经成为了人们中必不可少的东西,相信它更加强大,更加完美。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下面为大家精心搜集了一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作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我在想,我会像书中的哪个人物呢?我不像嗅嗅,也不像匆匆,因为我做事,有时还不够当机立断。也许我会更像唧唧,当意识到只有改变才能能使事情变得更好时,我会去试着改变,因为我不愿意让我活在逆境中。相关内容:《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一本让人受益匪浅的书。下面为大家精心搜集了3篇“《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500字”,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500字【一】今天我读完了美国着名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写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真是受益匪浅!“谁动了我...你看过《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吗,下面为大家精心搜集了2篇“《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1000字作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1000字作文【一】很早我就听过这本

  书的名字,但是我一直没想着去看。学习的耽误,工作的耽搁,等等原因都让我没能去看...《我的祖国》读后感范文【一】新中国,在您那光辉灿烂的60年岁月中,经历了多少不平凡的事啊!从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东亚病夫”没有了,沉睡的巨龙苏醒了!大到“两弹一星”的辉煌,小到仅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我国,却能养活世...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以下由为大家提供的“《我的老师》读后感6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篇一:《我的老师》读后感老师是灯塔,照亮前方;老师是大地,哺育万物;老师是雨露,滋润幼苗。今天,我读了《我的老师》,对老师的爱有了更深的理解。

  文章中的蔡老...

  【篇三:计算机小故事读后感】

  电脑,又名计算机。是一种利用电子学原理,根据一系列指令来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机器。电脑的类型分为两种,台式电脑和笔记本。台式电脑适合家里使用,不方便出门携带。规格约在19-28寸左右。而笔记本电脑则适合出门携带,也可以在家使用,屏幕在14寸以上,比台式的要小一些。电脑主要由主机、内存条、硬盘、键盘、鼠标、显示卡六部分组成。主机,一般将放置在机箱中得电脑部件称为主机,是电脑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内存条是指cpu可以直接读取的内部存储器,主要是以芯片的形式出现。内存条又叫主存储器,简称主存。一般为条状,需要插在主板上得内存槽中才能工作。显示卡是连接显示器和pc机主板的重要原件。它是插在扩展槽里的。它主要负责把主机向显示器发出的显示信号转化为一般的电信号,使显示器能明白pc机在让它干什么。显示卡上也有存储器,叫做显示内存,它的数量将直接影响显示器的显示效果。硬盘,它的外观大小一般是3。5英寸。平常见到的硬盘容量从几十兆到几千兆都有。键盘和鼠标是pc机的输入设备。当敲击键盘时,被敲击的键就向pc机的主板发送一个信号。目前的键盘一般有101或106个键,有的键盘还有3个功能键。使用电脑首先要记住的是开机顺序,一般来讲,开机时要先开主机后开外设。常见的鼠标一般有二键式、三键式两种。一般使用两键的鼠标,如果使用三键的鼠标,则中键不常用。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即eniac。eniac长30。48米,宽1米,占地面积170平米,30个操作台,约相当于10间普

  通房间大小,重达30吨,耗电量150千瓦/小时,造价48万美元。它包含了17468根真空管,7200根水晶二极管,1500个继电器,6000多个开关,每秒执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是继电器计算机的1000倍。但颜色比较单一。现在的计算机已经不单单是用来计算了,还可以查资料,看电影,玩游戏,上qq重量也有30吨缩小到了1-3公斤,颜色也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像樱红色、天蓝色、黑色等等。其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而功能则越发强大起来。电脑也要合理使用,假如你只是用电脑来玩游戏,并且一玩就很长时间的话,那么电脑就会成为你视力的杀手。现在的电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相信它更加强大,更加完美。

篇十八: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

P>  集成电路计算机150为了发展我国两弹一星工程1967年由蒋士騛领衔自行设计了一台专为两弹一星服务两台分别安装在二机部供核弹研究用和七机部供火箭研的计算机109丙机交付使用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长达15被誉为功勋计算机是中国第一台具有分时中断系统和管理程序的计算机同时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管理程序就是在它上面建立的

  目录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2一.研制水平............................21.简介................................22.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23.由红旗到119机......................44.集成电路计算机150..................4二.产业、市场和使用....................61.简介................................62.人才培养和市场......................63.“中国芯”的崛起与不足..............7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一.研制水平

  1.简介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以来,与计算机最邻近领域的数学和物理界的共和国泰斗:世界数学大师华罗庚教授和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钱三强教授,就十分关注这一新技术如何在国内发展。从1951年起,他们先后聚集国内外相近领域人才加入到计算机事业的行列中(放在当时他们领导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和物理所),尤其是从国外回来的教授、工程师和博士,其中包括国际电路网络权威闵乃大教授、在美国公司有多年实践经验的范新弼博士、在丹麦公司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吴几康工程师以及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夏培肃博士和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蒋士騛博士,并且积极推动将发展计算机列入12年发展规划。

  2.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1956年3月,由闵乃大教授、胡世华教授、徐献瑜教授、张效祥教授、吴几康副研究员和北大的党政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主办的“计算技术发展道路”国际会议。这次参会为我国制定12

  2/8

  年规划的计算机部分作技术准备。随后在制定的12年规划中确定中国要研制计算机,并批准中国科学院成立计算技术、半导体、电子学及自动化四个研究所。当时的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由中国科学院、总参三部、国防五院(七机部)、二机部十局(四机部)四个单位联合成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相应成立了计算数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为了迅速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这三个方面联合举办了第一届计算机和第一届计算数学训练班。计算数学训练班的学生有幸听到了刚刚归国的国际控制论权威钱学森教授以及在美国有3~4年编程经验的董铁宝教授(他当时是国内唯一真正直接接触过计算机多年的学者)的讲课.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由七机部张梓昌高级工程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定点32二进制位,每秒2500次)在1958年交付使用。随后,由总参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104机(浮点40二进制位,每秒1万次)在1959年也交付使用。国际历史说明,发展计算机首先是为国防服务,中国也不例外。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中国发展民用计算机的同时,1958年,北京大学教授张世龙领导的包括当时还是学生的王选在内的北大师生与空军合作,自行设计研制了数字电子计算机“北京一号”,并交付空军使用。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还亲自到北京大学北阁“北京一号”机房参观了该台机器。在完成“北京一号”之后,张世龙带领包括王选和许卓群在内的北大师生,立即投入到北大自行设计“红旗”的研制工作中。当时设定的目标比前苏联专家帮助研制的104机还高。

  3/8

  3.由红旗到119机1962年,“红旗”也开始试算成功,但由于搬迁和“文革”的干扰,搬迁后未能恢复和继续。1958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系柳克俊的领导下,与海军合作自行设计的“901”海军计算机交付海军使用。在哈军工海军系康继昌的领导下,与空军合作自行设计的“东风113”空军机载计算机也交付空军使用。随后,柳克俊领衔研制的国产晶体管军用计算机1961年也交付海军使用。这些是中国人民响应中央号召,自力更生、努力拼搏做出的第一批代表中国人掌握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成果,它证明了中国人民有能力发展中国自己的全部国产化的计算机事业。

  1964年,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吴几康、范新弼领导下自行设计的119机也交付使用。这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电子管大型通用计算机。也是世界上最快的电子管计算机。在119机上建立的、由董蕴美带领自行设计的实用的编译系统是在1965年交付使用(Algol型)的,并且后来移植到109丙机上。

  4.集成电路计算机150为了发展我国“两弹一星”工程,1967年由蒋士騛领衔自行设计了一台专为“两弹一星”服务(两台分别安装在二机部供核弹研究用和七机部供火箭研究用)的计算机——109丙机交付使用,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长达15年,被誉为“功勋计算机”,是中国第一台具有分时、中断系统和管理程序的计算机,同时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

  4/8

  管理程序就是在它上面建立的。虽然我国自行设计研制了多种型号的计算机,但运算速度一直未能

  突破百万次大关。直到1973年,北京大学与“738厂”联合研制的集成电路计算机150的问世,使我国拥有了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也是中国第一台配有多道程序和自行设计的操作系统的计算机。该操作系统由北京大学教授杨芙清领衔研制,这是国内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操作系统。

  1973年3月,在全国实际研制目标200万~500万次不能满足中国飞行体设计的计算流体力学需要的情况下,当时的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根据飞行体设计的需要,要求中科院计算所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一亿次高性能巨型机,80年代完成十亿次和百亿次高性能巨型机,并且指出必须考虑并行计算的道路。中科院计算所根据国防情报所和计算所情报室提供的国际上公开的材料,分析国际上在1970年前后美国研制成功的高性能巨型机的优缺点之后,1973年5月提出全部国产化一亿次高性能巨型机(20M低功耗ECL电路-四条流水线)及其模型机的可行方案。由于“四人帮”等的干扰破坏,及“文革”后数不清“走马灯”式良莠不齐的干部班子,模型机757向量计算机1984年才投入使用。虽然巨型机的关键技术——由沈亚城负责的20M低功耗ECL电路的集成电路芯片在1979年也研制投片成功,但是全部国产化一亿次高性能巨型机因任务变动而停止。

  5/8

  二.产业、市场和使用1.简介

  不仅上述中国早期计算机的研制和批量生产离不开他们,而且他们也独立设计和研制过一些成批生产的计算机,尤其在人造卫星地面系统(如320计算机及舰上718计算机)及其他军工任务上,都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研究工作的重点在技术和工艺上,中国自力更生全部国产化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事业,中科院物理所对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历史贡献也是功不可没。

  2.人才培养和市场发展计算机事业离不开人才培养,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和哈军工,在组织教师和学生动手研制计算机进行实践、培养人才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成绩。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小组是1957年在中科院计算所成立的。20世纪50至70年代,它承担了中科院计算所代表性的计算机的系统结构设计任务。20世纪60年代,中国编译系统的带头人当时都是年轻人,操作系统的带头人当时也都是年轻人.软件正确性设计是近20多年国际上所十分关注的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理论价值的重大问题,我国领军人何积丰院士、周巢尘院士已经是国际上知名的佼佼者,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的计算机,几乎全部都使用进口元器件、进口部件。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数千万甚至上亿个晶体管逐

  6/8

  渐能够集成在一个芯片上。20世纪80年代及其之后得到迅速发展的计算机只有普通个人使用的微机(PC机)及超强的微机,后者可以构成服务器或者并行处理的高性能计算机。其他各式各样的计算机(包括超级中小型计算机在内)由于性能价格比无法与微机竞争就自然逐渐消失了。虽然如此,国内在这段过渡时期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而研制的各种机型都是有贡献的国内最早计算机产业是一个产业链。软件发展依赖于整机和应用需求的发展,整机的发展依赖于芯片、部件及需求的发展,芯片的发展依赖于“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发展,这里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是指集成电路生产线的三大部分,即大底座、中间层和顶层。

  3.“中国芯”的崛起与不足21世纪以来,李德磊的方舟、胡伟武负责的龙芯以及多思、国安等“中国芯”不断涌现,计算机产业链国产化又前进了一大步。当前或者未来将出现的众多的“中国芯”的共同点,都是“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一个应用,也就是说,其水平仍然是依赖于外国集成电路生产线水平和外国政府批准向中国出口的集成电路生产线的水平,仍然受制于人。众多不同的“中国芯”的重要差别是在系统结构设计或高速低功耗电路等的设计上,有没有重大创新、重大突破。在系统结构设计或高速低功耗电路上的重大创新能力取决于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尽管能设计“中国芯”的人或公司越来越多,但是能设计“中国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人。如果中国不能制造中国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那么无论有多少种“中国

  7/8

  芯”,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和PC机的发展水平就必然还是取决于美国“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发展水平及美国政府允许向中国出口的水平。现实的道路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独立研究相结合。建立完全自主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应该是国家急需解决的重点中的重点。早在1965年,半导体所王守觉就开始研制从逻辑图到掩模板的自动形成系统“图形发生器”,这项研究比美国还早,由于“文革”破坏而中断了三年,1971年初研制成功,反而比美国已晚了一年多。以上历史说明,中国人的独立研究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如何既能使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发展都能建立在国际最高水平上的发展,又能确保国家安全,这不仅仅是一个计算机产业链的问题,应该是许多产业链共同存在的问题。

  结论中国半个世纪电子数字计算机事业的领路人是在两位共和国功勋科学家华罗庚和钱三强关注下的一个群体。在他们的领导下,中国的信息产业在飞速发展着;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经济也会得到应有的发展,有更多的中国型的信息界人才走向世界,同时,为我国赢得更多声誉,提升我国的地位;在这里,谨代表个人预祝中国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中国飞速发展.

  8/8

篇十九: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

P>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每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史,一起来了解计算机发展史吧。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59年,中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1963年,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09机研制成功。1964年,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之后推出109丙机,该机为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67年,新型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诞生。1969年,北京大学承接研制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150机。1970年,中国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时操作系统和标准汇编语言的计算机--441B-Ⅲ型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1972年,每秒运算11万次的大型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1973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4年,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个机型先后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00万次;

  1976年,DJS-183、184、185、186、1804机研制成功。

  1977年,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机研制成功。

  1979年,中国研制成功每秒运算500万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HDS-9,王选用中国第一台激光照排机排出样书。

  1981年,中国研制成功的260机平均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0万次。

  1983年,"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这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84年,联想集团的前身--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中国出现第一次微机热。

  1985年,华光Ⅱ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投入生产性使用。

  1985年,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研制成功与IBMPC机兼容的长城0520CH微机。

  1986年,中华学习机投入生产。

  1987年,第一台国产的286微机--长城286正式推出。

  1988年,第一台国产386微机--长城386推出,中国发现首例计算机病毒。

  1990年,中国首台高智能计算机--EST/IS4260智能工作站诞生,长城486计算机问世。

  1991年,新华社、科技日报、经济日报正式启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1992年,中国最大的汉字字符集--6万电脑汉字字库正式建立。

  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出银河-II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10亿次基本运算操作),为共

  享主存储器的四处理机向量机,其向量中央处理机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自行设计的,总体上达到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它主要用于中期天气预报;

  1993年,中国第一台10亿次巨型银河计算机Ⅱ型通过鉴定。

  1994年,银河计算机Ⅱ型在国家气象局投入正式运行,用于天气中期预报。

  1995年,曙光1000大型机通过鉴定,其峰值可达每秒25亿次。曙光1000与美国Intel公司1990年推出的大规模并行机体系结构与实现技术相近,与国外的差距缩小到5年左右。

  1996年,国产联想电脑在国内微机市场销售量第一。

  1997年,国防科大研制成功银河-III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采用可扩展分布共享存储并行处理体系结构,由130多个处理结点组成,峰值性能为每秒130亿次浮点运算,系统综合技术达到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1998年,中国微机销量达408万台,国产占有率高达71.9%。

  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

  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2001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款通用CPU--“龙芯”芯片

  2002年,曙光公司推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腾”服务器,龙腾服务器采用了“龙芯-1”CPU,采用了曙光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所联合研发的服务器专用主板,采用曙光LINUX操作系统,该服务器是国内第一台完全实现自有产权的产品,在国防、安全等部门将发挥重大作用。

  2003年,百万亿次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曙光4000L通过国家验收,再一次刷新国产超级服务器的历史纪录,使得国产高性能产业再上新台阶。

篇二十: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

P>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1959年,中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1963年,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09机研制成功。1964年,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1965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DJS-Ⅱ"型操作系统编制完成。1967年,新型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诞生。1969年,北京大学承接研制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150机。1970年,中国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时操作系统和标准汇编语言的计算机——441B-Ⅲ型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1972年,每秒运算11万次的大型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1973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1974年,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个机型先后研制成功。1976年,DJS-183、184、185、186、1804机研制成功。1977年,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机研制成功。1979年,中国研制成功每秒运算500万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HDS-9,王选用中国第一台激光照排机排出样书。1981年,中国研制成功的260机平均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0万次。1983年,"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1984年,联想集团的前身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中国出现第一次微机热。

  1985年,华光Ⅱ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投入生产性使用。1986年,中华学习机投入生产。1987年,第一台国产的286微机——长城286正式推出。1988年,第一台国产386微机——长城386推出,中国发现首例计算机病毒。1990年,中国首台高智能计算机——EST/IS4260智能工作站诞生,长城486计算机问世。1991年,新华社、科技日报、经济日报正式启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1992年,中国最大的汉字字符集——6万电脑汉字字库正式建立。1993年,中国第一台10亿次巨型银河计算机Ⅱ型通过鉴定。1994年,银河计算机Ⅱ型在国家气象局投入正式运行,用于天气中期预报。1995年,曙光1000大型机通过鉴定,其峰值可达每秒25亿次。1996年,国产联想电脑在国内微机市场销售量第一。1997年,银河-Ⅲ并行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998年,中国微机销量达408万台,国产占有率高达71.9%。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2013年,我国第一台采用自主设计的龙芯3B八核处理器计算机,主机只有微波炉大小,理论峰值计算能力达到每秒1万亿次。


推荐访问: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读后感 读后感 简史 中国计算机

猜你喜欢